杜仲提胶废渣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和综合利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iry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纤维素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价格低廉等特点,将其通过生物转化生产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对缓解资源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杜仲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其中含有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但提取一吨杜仲胶,大约产生九吨的木质纤维素废渣,目前尚缺乏有效利用这些废渣的文献报道,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开展了利用杜仲提胶废渣生物转化生产化学品和综合利用研究,包括废渣的预处理、酶解糖化和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以及双酶法转化生产葡萄糖酸钠工艺、利用预处理废液和糖化发酵残渣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等。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分析杜仲提胶废渣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亚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预处理改善废渣纤维素酶解性能研究。研究发现烧碱蒽醌法是比较适宜的预处理方式,在24%NaOH和0.05%蒽醌、165℃下预处理90min,预处理后原料在酶用量30 FPU/g,48℃下酶解72 h,纤维素转化率达83.9%,木聚糖转化率达71.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BET法测定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发现预处理后原料结构被破坏,比表面积增加、孔径和孔隙率等增大,这些变化能够增加酶对底物的可及性,有助于提高废渣原料的纤维素酶解效率。2.通过比较多种来源的纤维素酶对预处理后废渣原料的酶解效果,确定选择里氏木霉SCB18产生的纤维素酶系用于后续的分批补料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实验,通过对酶用量、分批补料方式等的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发酵工艺为:在初始固形物浓度10%、酶用量35 FPU/g下预水解12 h,然后接入酵母进行糖化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分别在12 h,24 h,36 h和48 h补料5%至反应体系最终固形物浓度达到30%(w/v)。采用该工艺,在发酵120h时,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最高,为53.6 g/L,乙醇转化率达到66.2%(对预处理后原料中葡萄糖量)。3.在初步优化高固形物浓度下酶解产糖工艺、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用量等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氧化酶60 U/g和过氧化氢酶1600 U/g的酶用量,利用预处理后杜仲提胶废渣纤维素酶解生产的糖化液,经酶法转化后,反应体系中葡萄糖酸钠浓度达到77.9 g/L,葡萄糖酸钠的转化率为87.8%。4.探讨了利用杜仲提胶废渣、预处理液提取的碱木质素和发酵残渣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发现利用磷酸活化的碱木质素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129.5m2/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35mg/g,达到GB/T 13803.2-1999中一级活性炭标准,碘吸附值为564.4 mg/g,达到GB 29215-2012的活性炭标准。通过整合上述的预处理、纤维素乙醇或葡萄糖酸钠生产以及活性炭制备等工艺过程,可望实现杜仲提胶废渣的综合利用。
其他文献
<正>英语过去完成时的教学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进行过去完成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容易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混淆。另外,在高中阶段传统的英语语法课堂上,有一些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教学环节也基本上是教师对于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为主,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语法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期刊
<正>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旨在运用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数字教材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操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了解重点词汇、句型;课中,利用数字教材引导学生直观感知、辨析与操练;课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AI作业巩固重点知识。同时,利用后台反馈数据,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运用备课端组卷功能,课后及时反馈调整的学习逻辑闭环。
期刊
学位
网络传销犯罪日趋智能化和职业化,侦查人员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通过不断提炼和创新实战技法,铸造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的利剑。“五步聚焦”侦查技战法以“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为指导理念,通过虚实结合聚焦犯罪公司、静动收益聚焦运作模式、平台数据聚焦人员规模、关联账户聚焦资金流向、塔形结构聚焦组织架构之“五步聚焦”有效查明传销犯罪事实,精准打击网络传销犯罪行为,以网络传销案件证据体系保障侦查的实效性和法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当中,情境化语法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具体情境当中理解相关语法知识点的意义和用法,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们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和新学的语法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语言知识理解和运用等。更为重要的是,情境化语法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在情境当中理解知识。本文在分析传统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情境化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
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同时,借助信息系统对相关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可以推动工业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之中,将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并提高生产质量。这在传感器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机一体化技术等中尤为突出。基于此,文章将围绕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制造的概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对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空间上耦合协调关系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格局。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城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一大热点。文章以甘肃省为例,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从“压力-状态-响应”构建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现“Z”字型上升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呈现同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指
推动住宅建筑领域的工业化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一项举措,而建筑外立面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是阻碍住宅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传统住宅建筑相比,装配式住宅建筑往往更具模数化与标准性。本研究主要聚焦装配式住宅外立面多样化设计,即利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特性,基于色彩角度展开问卷调查,总结人们对住宅建筑外立面色彩搭配的主观意向,采取合理的设计手段,运用色彩搭配与色彩心理学理论,将预制外墙板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