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浮鸥归”——翁文灏救国道路的选择与实践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翁文灏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也是学者从政的代表人物。他既是清末秀才,又是留学鲁汶的地质学博士,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的地质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时代督促着他要实现从书斋到政坛的身份转变。纵观翁文灏的政治生涯,在资源委员会工作和经历相对比较集中,也具有代表性,在这个机构中,一大批和翁文灏一样的留学知识分子,怀揣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将他们从西方学习的新知识运用到国家建设中。从政救国是时代的选择,个人的力量终将无法打破社会政治环境的樊篱,必须借助政权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完成他们的使命。
  本文以翁文灏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阐释留学知识分子救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首先,从翁文灏的学术背景入手,将他从清末秀才到鲁汶博士的转变,以及回国后为地质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阐述。他将西方科学主义精神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巧妙的结合,这是转型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时代赋予了他这样的职责,他也不负时代所托,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风云人物,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将成为其进入政界的一块敲门砖。其次,从时代背景入手,论述他是如何从一位专心地质的学者,转型为国民政府的政客。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风云变幻,危急存亡的时刻,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都使他不能不问政事,专心搞学术研究了,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情更加速了他进入政坛的决心。最后,以资源委员会的管理和组织运作为切入点,阐释以翁文灏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救国的努力。他们进入资源委员会工作,是怀着满腔的热情,想要真正的搞一番事业的;他们不同于国民政府的其他官员,这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机构,自有其独特的工作模式、管理风格、精神面貌,为污浊的国民政府注入一股汲汲清流。但是知识分子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救国的途中,他们想要依托所学进行国家建设,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翁文灏救国道路的选择与实践,是以翁文灏为个例,探讨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依据所学,在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中进行选择和实践“学何以致用”的一般问题。本文认为学不能直接等同于用,其间有着复杂的个人和社会相互选择的内容,或者说所学只有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致用。致用的程度一般总是首先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接受程度。其次,个人灵活的调适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是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纸与人类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纸艺历史悠久,当代纸艺迅速发展,在传统的纸艺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与创新,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存在于艺术之林。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艺术领域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并且举办了多个纸艺术展览。由于纸具有可塑性、方便易得、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也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常见的材料。从平面到立体,从空间艺术到装置艺术,从纤维艺术到雕塑艺术,都可以看到纸艺作品的身影。正是因为当代纸艺的发展,使得纸艺的艺术形式趋于多样化,表现技法也
学位
如今对于明末清初时期的艺术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这些优秀的艺术家在明清画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们推进了明清画史的发展,成为画坛的引导风向标。然而对于在同时期也十分优秀但并没有那么有名的艺术家,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艺术家由于缺少人们的关怀,没有被系统地研究和提及。若想完整地了解明清艺术文化发展的情形,除了了解这些有名的优秀艺术家个体,同时也需要考虑对当时画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却并没有受到重视的艺术家们。基于以上这个原因,笔者对这些同样优秀的艺术家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择对
学位
学位
黑白木刻版画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门类,在美术史的发展进程中经过无数优秀手工艺者的传承与创新,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但随着如今艺术种类的增多,艺术形式的多样,平面设计、数字动漫、VR艺术、声光艺术等夺人眼目的新兴艺术占据了艺术的主流市场。与之相对,许多传统艺术因不再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黑白木刻版画即是如此。在新颖艺术形式层数不穷的今天,黑白木刻版画单纯的色彩和质朴的形式已不再引人注目,因而与新兴艺术形式的融合度不够,并逐渐退出主流艺术舞台,在大
学位
堆漆工艺与首饰设计相结合的历史悠久,堆漆工艺的运用开启了漆工艺在首饰设计上的新艺术思潮,并且延续了漆工艺运用在首饰设计上的文化,拓展了首饰设计的新思路,展现人类在首饰设计上的独特与智慧。世界上已经设计出许多出彩的用堆漆工艺首饰,这些首饰不仅展现了首饰的独特性,更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和潮流趋势。本文首先用图片分析法对堆漆工艺进行了概述,对堆漆工艺的起源、类别、价值等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堆漆工艺的特征
学位
在中国渊深宏博的众多艺术门类中,诗歌与绘画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永恒话题。其中诗画互文是诗画关系艺术呈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更迭,诗歌与绘画两种不同的艺术展现出多种形式上的互动结果,同时衍化出多元化的审美探索。从宋代开始涌现出大量对于诗画关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并分化出多元化的审美层次与审美意识的差异。不同群体由于阶级、地位、经历的差别,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实践有着质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着接受、转化与吸收。其中以苏轼为首的早期文人画家通过实践与认知开拓了诗画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