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动态特性分析与控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方式为缓解环境压力、应对能源紧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直接将分布式电源接入主电网可能会对主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造成影响。实践和研究表明,微电网是利用分布式发电供能的最有效方式。微电网可以分为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与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电网不存在相位、频率及无功等问题,且更易接入分布式电源与直流负载,因此优势更加明显。直流微电网动态特性对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电能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孤网下的直流微电网动态特性展开,并对直流微电网上层控制进行了研
其他文献
玉米是嗜光和嗜热的C4植物,其生育期一般不能承受寒冷的条件,而需要较高的温度。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早春季节的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严重。冷害是限制玉米正常生长和生产的关键因素。本实验对20个玉米自交系的发芽和幼苗期进行低温筛选鉴定,试验设置温度梯度为8℃,6℃,4℃,20℃,0℃,并在冷胁迫后,将植株放在25℃下恢复3天,研究各自交系恢复能力;又由于水杨酸(SA)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可提
学位
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居世界首位。亚麻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以更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缩短选择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分子标记技术在亚麻种质资源分类、系统演化、遗传图谱构建、抗病基因鉴定及分离克隆研究方面已经有较多应用。但可用于亚麻育种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还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发亚麻分子标记、
学位
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小麦/玉米轮作是主要种植方式,生产中存在氮肥施用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产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以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置不施氮(CK)、农民习惯施氮量(FN)、减氮施氮量(RN)、减氮配施双氰胺(RN+DCD)、减氮配施吡啶(RN+CP)、包膜控释肥提供减氮施氮量(RN+CR)、减氮配施纳米碳(RN+NC)7个
学位
稻田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领域。通过改变水稻的耕作方法既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又能够影响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论文针对稻田领域的减缓与适应问题以泰国披集府为案例开展研究,识别该领域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及影响农户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激励机制。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LCA-GHG)、效益/成本比(B/C)、边际减排成本(MAC)等指标
学位
世界上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内的50多个国家都有棉花种植。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棉花被喻为“白金”。但是,棉花的生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如虫害,杂草和CLCuD,特别是在巴基斯坦,这些情况尤为严重。虫害可以被杀虫剂防治,而由CLCuD引起的曲叶病却仍然无法防控,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技术在解决棉花虫害和病害上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Bt棉花即是棉花生物技术产生的一个奇迹。然而,自从种植Bt棉
学位
鉴定种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基因的鉴定是水稻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关键。含有NF-YA,B和C亚基的核因子Y(NF-Y)异源三聚体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前人研究表明一些主要在种子中表达的NF-Y核因子是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导了水稻NF-Y异源三聚体NF-YB1-YC12-bHLH144的功能特征,由酵母三杂和体外Pull down实验
学位
磷在植物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缺乏通常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磷矿资源的有限性及磷肥过度使用造成的磷资源浪费使得培育磷高效吸收利用的农作物品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筛选与验证高效磷素吸收利用磷转运蛋白基因的研究成为培育磷高效吸收利用农作物品种的有效方式。前人研究发现,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在能量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验证目的基因在磷缺乏条件下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分子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产量一直是育种家的主要目标。小麦产量由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籽粒重量组成,每穗粒数又由每穗的小穗数和每个小穗的籽粒数构成,改变其中任何一个产量性状都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因此,通过挖掘调控穗部生长发育的基因并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报道,超表达miR156影响了小麦的分蘖以及穗部形态[1]。为了进一
学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药用植物,根入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但不同产地黄芩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导致药材质量差异很大,严重影响了黄芩药材原料及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水分是影响黄芩药材质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生态因子,适度干旱胁迫可促进黄芩药效成分积累。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态学的角度,系统开展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中国广泛栽培,中药丹参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炎症的治疗等。目前,由于丹参野生资源破坏日益严重,药用需求日益加大,因此对于丹参质量研究日趋受到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丹参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丹参基因功能研究平台也逐渐被搭建,这为研究丹参的次生代谢和生物量相关基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