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资本视角下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政府行为研究——以毕节市为例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计之本,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是大规模农业用地向非农化用途的转移,是更多农民不得不脱离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的状态。失地农民也因此必须面对身份转换、就业、生产适应等生计难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文章立足于对毕节市失地农民基本情况的调查,结合生计资本表现形式对失地农民生计现状归纳总结发现,整体上,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改善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然而,调查资料显示,部分失地农民的各类生计资本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表现,除了面临直接的脆弱性背景因素外,政府政策设计与落实、土地征收程序、监督行为等不足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对其中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认为,政府的利益驱动、监督机制虚设及地方政府配置职能发挥不力等是城镇化进程中与生计资本完善相关的政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探讨如何通过政府行为促进生计资本改善的路径之前,文章首先对完善政府行为的措施进行剖析,进而总结政府行为改善生计资本的路径:在完善政府行为的基础上,政府可通过优化土地征收的补偿方式和提高失地农民剩余土地的利用率以实现失地农民的自然资本改善;通过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和失地农民代际转移的投资以实现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强化;通过完善失地农民居住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住房资本化转移途径以实现失地农民物质资本的提升;通过优化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以促进失地农民金融资本的增加;通过建立合作互助组织及提升失地农民失业能力以实现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拓展。
其他文献
政府的竞争力无处不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东移,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依靠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更依赖政府竞争力的提
2001年8月9日至14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云南省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缅文记录的古缅语元音到现代缅语元音的演变是长元音舌位上移,藏语中短元音的舌位下移.如果这样的现象在其他藏缅语中都能存在,那么它们就是藏缅语元音历史
本文在考察藏缅语人称代词“数”范畴的类型及其表达形式的基础上,讨论了 藏缅语人称代词的“数”与名词“数词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藏缅诸语言在人称代词 “数”的表达系统和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
基于试飞阶段全V-N包线的实测飞行载荷,将改进遗传算法、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融合,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全寿命周期的自适应安全预测载荷模型建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飞机机翼
赛德克语动词词根加后缀-i构成命令式,重音从词根的倒数第二个音节移至最后一个音节,并发生元音的强、弱、高低变化以及词尾辅音发音部位与方法等音变。 The suffixes of the
中国长江中下游是比较重要的栽培稻发源地。早期在这里从事水稻耕作的民族的语言中“水稻”一词分别向周围传播,向东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向南传到台湾、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向西
土地供应制度会影响到国家的土地资源配置。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土地产权制度有了进一步的革新,土地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拓宽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