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美中新闻导语结构之文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报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导语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导语才伴随着"倒金字塔结构"问世.这种包括新闻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过程和原因)的导语形式成为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它一般指新闻报道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以简练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对中西新闻实践产生影响并反映出来.该文在回顾关于新闻语篇结构研究和文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从跨文化的视角研究美中新闻导语的结构.通过语料收集,分别建立了中国新闻报道语料库和美国新闻报道语料库,尝试通过探讨六个导语结构要素在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组合方面的特点,揭示隐藏其后的文化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出美中新闻导语在要素的组合上没有明显差异,差别主要在分布、类型和社会功能.这与美中文化的特征十分相似,表明文化是影响新闻导语结构的重要因素.语料库中的美国新闻导语倾向于以个人为新闻主体,使用明显的时间、地点标示,重视个性化评论和生动的描述,表现出积极活跃的交际态度.中国新闻导语则倾向子以社会权威为新闻主体和较大的时空范围,重视背景交持和社会效益,表现出严肃内敛的交际态度.该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方法与手段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以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其他文献
期刊
由于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诟病和敌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今
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之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现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齐白石精品集
对于音义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当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语音—物体大小的象似性和拟声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博弈成为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从权力博弈的视角,以博弈的形成要素为横轴,以福利改革的三个重要转折
作为辅佐司马氏共建东晋王朝的名门后人王羲之,48岁时到了会稽(今绍必)担任内史。他是为了躲避朝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离开京师的,原本想向朝庭申请去宣城任职,结果被派到了会稽,
批评语言学又被称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社会大众语篇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以及语篇生成的社会背景来考察语篇生成者在语言形式和结
摘要是名化度很高的一种写作文体。名词化具有保持客观描述语气以及创建文本凝聚力等功能,因此人们倾向于将名词化与学术写作相联系。对于中国作者,尤其是那些想要提交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