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白蛋白与小分子药物结合功能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血白蛋白(简称HSA)是由585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化单链结构的心型分子,分子量约66500d,主要由人体肝脏产生,在血浆中含量为42±3.5g/L。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失血性休克,在体内可作为小分子药物的载体能与药物可逆性结合,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毒性、储存和运输。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HSA是通过低温乙醇法或层析法从人静脉血浆或胎盘血中提取的血浆蛋白制剂,该方法一方面因血液受到潜在HIV病毒、肝炎病毒污染而存在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如果血源供应不足,HSA也会发生周期性的货源短缺。因此,研究开发更加安全并能保证供给的重组人血白蛋白(简称rHSA)引起众多公司的兴趣。据目前国内外对人血白蛋白与药物结合功能的研究,人血白蛋白有两个主要的药物结合位点,选择华法令(结合位点Ⅰ)和地西泮(结合位点Ⅱ)作为人血白蛋白两个主要结合位点标志性结合药物对重组人血白蛋白和天然人血白蛋白(简称pHSA)与小分子药物的结合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天然人血白蛋白和重组人血白蛋白在与小分子药物结合功能方面有无差别,并且用中药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再加以验证。 方法:地西泮在366nm下有特征吸收,且易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而人血白蛋白在366nm下无吸收,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经过反复调整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比例,发现在10%甲醇溶液中地西泮和人血白蛋白都能很好地溶解,并且没有沉淀生成。当地西泮与人血白蛋白结合后形成人血白蛋白-地西泮复合物后,在366nm下地西泮的特征吸收消失。基于这个原理,取地西泮用10%甲醇溶解后,在366nm下测定不同浓度地西泮的光吸收,可以得到地西泮浓度-吸收标准曲线。加入定量合适浓度的人血自蛋白,可以在366nm下通过测定特定浓度下的地西泮与人血白蛋白结合前后吸收值的变化计算得到二者的结合常数;在人血白蛋白体外功能研究中,华法令作为药物结合位点I的特征药物,可以结合在人血自蛋白的疏水位点上。人血白蛋白分子量为66500d,华法令分子量为338.34d,游离华法令与人血白蛋白-华法令复合物和游离人血白蛋白分子量相差非常大。基于这个原理可以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对游离华法令与人血白蛋白-华法令复合物和游离人血白蛋白实现很好的分离。Sephadex G-25 HPLC缓冲液为:67mmol/l PH7.4的磷酸缓冲液A;以缓冲液A配制86.3umol/l的华法令溶液B;以缓冲液A和脱脂后的pHSA和rHSA配制成31.5mg/ml溶液C;在308nm下对华法令和华法令与人血白蛋白混合的样品分别进行Sephadex G-25HPLC检测,混合比例为250ulA+1500ulB+750ulC,并对HPLC出峰结果分别积分。因此在华法令与人血白蛋白结合后用SephadexG-25 HPLC柱进行分离后,对游离华法令和二者结合产物分别积分得到华法令与人血白蛋白的结合率。 人血白蛋白中的214乙酰色氨酸具有荧光性质,根据荧光静态淬灭理论,用盐酸小檗碱(简称BH)为荧光猝灭剂,根据荧光测定值变化,可以计算药物结合常数。取HSA溶液作为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扫描,当激发波长为299nm时,发射光谱波长在353nm时荧光强度最大,并且BH在此条件下无荧光峰干扰。HSA浓度为4*10-5mol/L,在保证HSA终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不同浓度的BH,在激发波长299nm和发射波长353nm条件下测定对HSA的荧光猝灭情况,从而得出人血白蛋白和盐酸小檗碱的解离常数。 结果:重组人血白蛋白与地西泮的结合常数为14.68molDiazepam/mol rHSA,而天然人血白蛋白与地西泮结合常数为12.82mol Diazepam/mol pHSA;重组人血白蛋白中华法令的结合率为8.69%,而天然人血白蛋白中华法令的结合率为6.73%;重组人血白蛋白与盐酸小檗碱的结合常数为2.44×103l/mol,而天然人血白蛋白与盐酸小檗碱的结合常数为2.77×103l/mol。 结论:重组人血白蛋白与天然人血白蛋白在与地西泮和华法令的结合功能上基本一致,盐酸小檗碱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认为重组人血白蛋白和天然人血白蛋白在与小分子药物结合功能上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选题依据:自古以来, “味甜者佳”就是鉴别黄芪品质的一项重要感官指标,但该指标的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论证其合理性。同时,2010版药典规定,黄芪品质评价的常用指标为毛蕊异黄酮昔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但此指标的评价结果与业界、实际应用时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不一致,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更加合理的指标评价黄芪的品质。糖类是黄芪中主要的免疫活性成分,同时影响了黄芪的口感和品质。而且,糖类结构复杂多样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