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利川市土家族婚丧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社会的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必将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型塑。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这种按生命节律而构建的程式主要体现在生、婚、丧三个阶段。其中,婚丧仪式在各个民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利川市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其婚丧仪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仪式,并在外来文化冲击与自身文化发展中发生着变化。 在社会发展中,大众传媒对民俗变迁产生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或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存在和变化的工具和资源,它既发生于一个文化,同时也再生这个文化。因而,研究一个是社会或民族的文化或文化的变迁,就不能不关注传播媒介,不能不关注创造和实践文化的个人如何运用传播媒介。由于大众传媒不仅把外界的新兴民俗传入系统,而且对在传统的地方与民族文化生活下的人的思想观念上产生影响,因此,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作用。而媒介对受众是否发生效果以及效果的大小,最主要是看受众在接触这种媒介后态度与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表现就是意识与行为上出现新东西与排除旧东西。 该研究通过对媒介接触内容、目的以及媒介依赖程度与利川市土家族婚丧民俗变迁的分析,可以得出媒介接触与民俗文化变迁有着相关性的结论:(一)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媒介接触行为越多,就越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的变迁持开放态度;(二)婚丧民俗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其中,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但在一个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时代,每一种现象的生成都不可避免的受着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人们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方便与娱乐时,各种信息也无声无息地渗入了人们的思想。以一种潜在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构造着并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利川的婚丧习俗从清政府的改土归流开始,经过辛亥革命、解放战争等由于政体变动发生的文化撞击,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大众传媒带来的信息的大量流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但并没有最终稳定下来。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受到西方文明以及现代文明的影响,土家族的婚丧民俗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因素,已经被改造成结合本民族与汉族、中国与西方的新型民俗。土家族的婚丧民俗文化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着民俗文化的变迁与重构。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状况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600名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的政治社会化基本状况、影响因
1 范围rn本标准规定了玻镁风管(以下简称风管)的产品分类、一般规定、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质量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rn
该文通过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L村的社区公共生活的现状考察,来揭示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的现代转型趋势.论文首先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层面对社区公共生活概念进行了
编辑同志:rn我原是新疆石河子市八一棉纺织厂二厂前纺车间修机组长.1994年5月17日我上中班,因缺少修理工具便到二厂维修车间找同事马林借工具.到了维修车间发现门是锁的,我又
本文通过对某试点小区居委会直选的个案研究,展现了为确保直选后居委会既能继承原居委会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又能获得完全的民意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该社区在街道导演的基础
1 范围rn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瓦的定义、符号、缩略语、等级、标记、一般规定、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质量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选择温州市瓯北镇的乡村基督教作为研究个案,以城镇化为当地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将宗教视为一个社会组织形态看待,采用组织分析的视角,在开放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2002-2010年在巴村的田野工作为基础1,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大兴州背景下村落共同体的瓦解与重构过程的分析以及对后巴村时代社区生态的社会人
在我国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差距(又名信息分化)日益扩大。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信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信息成为农村很重要的稀缺资源。对作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服务体系的主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问题与社会动荡,这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但如果事先就有准确的预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