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纤维负载纳米钯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纳米碳纤维(CNF)这一新型催化材料为载体,开发了应用于Heck反应的非均相钯催化剂,深入研究了控制纳米Pd金属的粒度和形貌的方法,并详细考察了Pd金属粒度和形貌与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联系,为非均相钯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有意义的结果: (1)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纳米碳纤维,并使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纳米碳纤维负载的Pd催化剂,详细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纳米碳纤维负载的Pd金属分散度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慢干燥速率有助于得到分散度较高的催化剂;焙烧气氛和温度对Pd/CNF催化剂的Pd分散度和催化性能影响显著,焙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Pd分散度,在空气氛中250℃为较合理的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对Pd的分散度也有较大影响,金属分散度在100-400℃之间的变化趋势与焙烧温度的影响类似,150℃是较为合理的还原温度。制备得到的Pd/CNF应用于Heck反应,同文献报道的非均相催化剂比较,Pd/CNF的催化活性最高,并且催化应用的使用面广,能够催化具有不同取代基团反应物的Heck反应。Pd/CNF的催化活性与Pd金属分散度有关,金属分散度越高,催化Heck反应的活性也越高。同时Pd/CNF的稳定性与纳米碳纤维和Pd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密切相关,板式纳米碳纤维(pCNF)与Pd金属之间作用力较强,Pd/pCNF在所有纳米碳纤维负载的Pd催化剂中也最稳定。通过三相反应测试考察了Pd/CNF催化Heck反应的机理,可以确定PdjCNF催化的Heck反应在纳米碳纤维负载的Pd金属表面进行,反应为非均相催化过程。 (2)研究了合成不同晶体粒度大小Pd纳米胶粒的控制方法,系统考察了晶体粒度同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联系。通过调节多元醇还原法的制备条件,合成了粒度可控、分布均匀的Pd纳米胶粒。其中,使用较高的还原温度和还原能力强的还原剂对应得到粒径较小的Pd纳米胶粒,增加PVP的用量或者使用分子量较小的PVP也有利于合成粒径较小的Pd纳米胶粒。同时,使用In-situ UV-vis检测了Pd胶粒的形成过程,通过NAS/PCA法分析了所得的紫外光谱,获得了合成胶粒过程中Pd2+和Pd0浓度的变化,进而拟合了不同温度下Pd胶粒形成过程中的结晶动力学参数。研究了不同粒度Pd胶粒在纳米碳纤维上负载方法,碳纤维表面和胶体表面的Zeta电位差(ECNF-EPd)是负载Pd胶粒的关键,电位差较大的pCNF与Pd胶粒的相互作用力较强,Pd胶粒在pCNF上的负载量较高且分布均匀。Pd胶粒越小,其表面原子数占原子总数的比率越高,在Heck反应中活性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米Pd粒子的表面边角位的Pd原子是催化Heck反应的活性位。 (3)研究了不同形貌Pd纳米胶粒的制备方法,考察了不同形貌的Pd金属催化剂在Heck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调节[PdCl4]2+的还原速度,控制Pd纳米胶粒晶面的相对生长速度,制备了各向异性生长的三角形和立方形Pd纳米胶粒,胶粒直径分别为8 nm和12 nm,是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中最小的非球形纳米胶粒。不同形貌的Pd纳米胶粒都能在pCNF上负载,并且保持胶粒本身的形状和大小不发生变化。不同形貌的Pd纳米胶粒在Heck反应中的活性有较大的区别,随着胶粒表面原子数目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的减小,催化活性顺序为类球形>三角形>立方形;胶粒不同的晶面对反应活性也有影响,{100}面的催化活性比{111}高。Pd纳米胶粒在Heck反应中不稳定,反应过后三角形和立方形胶粒转变为球形胶粒,并且胶粒发生团聚,粒径变大,同时反应活性大大降低。将Pd纳米胶粒负载于纳米碳纤维上有助于提高Pd纳米胶粒的稳定性。三角形的Pd纳米胶粒与pCNF存在相对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较大的接触面积,并且主要由表面能相对较低的{111}面组成,因此pCNF负载的三角形Pd纳米胶粒较为稳定,重复使用6次以后仍能保持原来的形貌以及较高的反应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单管中试评价装置模拟工业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测试实验室制备的银催化剂YS-58的失活过程,并与工业银催化剂YS-7和S-8A的工业运行结果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银催
生物质酸水解制取可发酵单糖是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工艺中最重要的一步。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质聚集态稀酸催化水解机理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生物质稀酸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