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内在价值是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传导的滞后性和投资者理解的程度不同,在实际的市场中股票价格是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股票的内在价值是由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盈利能力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的。因此,股票价格的变化应该是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引起的,美国学者Ball和Brown最早研究发现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同股价变动存在相关关系,而且相关关系是显著增强的。 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建立以来,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时间,但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念不成熟等诸多问题。股价变动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引起的,或是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造成的,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沪深两个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相关关系如何,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财务指标对股价变动的解释能力大小如何,并据此判断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是由基本面引起的,或是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引起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解读,帮助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指标的信息含量,进而帮助投资者认识自身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的偏差,提出有利于培养投资者健康投资理念的建议。 具体的研究方法为:通过对2001-2006年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找出对股票价格变动影响较大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指标;通过SPSS对初步筛选过剩余的解释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解释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的结果即拟合度、解释变量个数等因素,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所独有的特点,来解释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波动。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做了说明,并介绍了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所做的假设。第二章对股票的定价模型做了简单的回顾,并阐明这些定价模型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同时对股票价格在股票市场的实际分析方法做出了说明,重申了投资者应该基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第三章对股票价格为何波动做出了理论说明,即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检验,中国市场仍处在向弱式有效市场的过渡阶段,信息传导不畅通,投资者获得信息的真假不能保证,导致股价不能及时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变化;另外,投资者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者自身的非理性因素也对股票的价格产生影响,造成市场产生非理性的波动.第四章为实证检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为样本选择、模型选择、指标选择、回归分析和回归结果解读几个部分,通过合理的样本和指标选择,对中国沪深两个证券市场中通过条件筛选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各年的横截面数据回归分析,确定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解释变量,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进行解释,并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进行结果解读。第五章为结论和建议,对本文所作实证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回归结果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作者的建议,同时对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 实证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指标同股票价格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股价变动有一定的解释能力;(2)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素对股价变动的解释能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变动较大,牛市中解释能力较强,熊市中解释能力较弱,但整体呈上升趋势;(3)每股收益对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解释能力最强,其次是每股净资产、流动比率和流通股股本。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也以较强的解释能力进入模型;(4)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非理性波动仍然占较大比例;(5)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显著,流通股股本对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影响在显著下降后,最终在2006年退出模型;(6)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还不成熟,受市场热点影响较为严重,在熊市中回归上市公司基本面,而在牛市来临时往往忽视基本面的分析;(7)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指标的认识有限,倾向于依赖单一财务指标来进行投资;(8)投资者投资理念也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不断进步,上市公司基本面指标中现金流、风险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