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著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加剧,是干旱区研究关注的热点科学和社会问题。通过分析祁连山东段古浪河流域1960-2012年日气温、降水数据,研究表明:古浪河流域升温显著,作
用混凝剂Fe2(SO4)3、PAC、PFSS、PAFC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了混凝剂的种类、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PAM的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法预
以地沟油为原料炼制成品柴油是中国石化新能源开发的重点技术,被列为中国石化液体生物燃料十条龙攻关项目子项。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石家庄炼化2000t/a生物柴油中试装置顺利完成了
管理大师卡尔·维克的组织观是建构主义立场的,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组织认知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以另一种眼光重新看待组织,重新认识组织。通过理解维克的组织建构理论,体会一家
在我国,县级电视台分布广泛而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市级电视台三层电视网覆盖影响,县级电视台也处于较为无奈的境地。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我国不少县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及之后的海啸,可能是日本历史上经历的最为严重的灾难。日本政府估算本次地震的直接损失将达到25万亿日元(相当于3090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卡特琳娜飓风
<正>一、信息公开化及给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一)信息技术发展给传统道德规范带来的严重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人们
会议
近期,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2014-2016年,国家将连续三年为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滚动资金支持,三年累计支持资金将达到3亿元。株洲市
以2,4-二氯苯氧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磺化硅胶为催化剂,催化合成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2,4-滴丁酯)。考察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及回流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
本文主要对全媒体时代新闻播音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全媒体时代新闻播音面临的挑战,包括新媒体的挑战、人才竞争的挑战、受众文化取向的挑战。其次,分析全媒体时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