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将耐腐蚀的FRP筋置于截面的边角区域或截面受拉边的下排,将易锈蚀的钢筋放置于截面的内部或受拉区的上排,这一配筋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耐久性能,同时使构件保持足够的延性,并获得较好的正常使用性能。本文研究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及抗剪性能。从抗弯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等方面分析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并在考虑受拉刚化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受弯的荷载-挠度曲线分析模型。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效纵筋率(ρeff)、纵筋刚度比(Rr)、剪跨比(a/d)和截面有效高度(d)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最后,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给出了无腹筋配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统一公式。具体内容包括:   1.基于有效配筋率概念建立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   2.将现有的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和FRP筋梁的挠度分析方法用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挠度分析。研究表明,Eurocode2-04基于截面曲率的数值积分方法、ACI318-05基于有效截面惯性矩公式以及Bischoff(2005)公式可以用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荷载水平的挠度分析,但有效配筋率较低(ρeff<0.5%)时,各挠度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误差较大。   3.在考虑受拉刚化效应基础上建立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荷载-挠度曲线的理论分析模型,该模型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而且此模型也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和FRP筋混凝土梁荷载-挠度曲线的预测。   4.试验表明,无腹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随有效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加,纵筋刚度比对抗剪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有效纵筋率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和GFRP筋混凝土梁有着相近的抗剪承载力。   5.无腹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加而减小,但剪跨比大于3后抗剪承载力的下降不明显。对钢筋混凝土梁、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和FRP筋混凝土梁来说,剪跨比对它们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   6.无腹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随截面有效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这一规律对钢筋混凝土梁、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和FRP筋混凝土梁都适用。   7.基于有效配筋率概念可以将现有的关于钢筋混凝土梁或FRP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用于无腹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但由于不同公式考虑因素不同,部分经验设计公式(ACI318-05,JSCE1997,Eurocode2-04,ACI440.1R-06)不能全面反映各抗剪影响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CSAA23.3-04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能较全面反映各抗剪影响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但计算过程稍复杂,不方便工程应用。   8.基于有效配筋率概念,给出了无腹筋配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计算统一公式,该公式考虑了剪跨比、有效配筋率、截面有效高度和混凝土强度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既可以用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也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和FRP筋混凝土梁。结合本文及前人试验,将推荐公式与各主要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推荐公式与各规范公式相比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双重体系是钢框架-中心支撑双重体系的一种。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从诸多方面对钢框架-中心支撑双重体系的抗震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各阶段造价管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施工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体系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其他阶段特别是建设前期的造
在大跨度斜拉桥结构中,斜拉索具有大柔度、小质量和小阻尼等特点,极易在各种激励下产生非线性振动,而且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增大,拉索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
回弹法是目前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在推断混凝土强度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未考虑主观不确定性对推断结果的影响。本文针对以上不足之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国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国。伴随着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长久以来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
为了消除黄土湿陷性对黄土地区工程的不利影响,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下,发明了许多可以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
梁柱连接在钢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等性能。而梁柱连接处应力集中,内力分布复杂,其设计计算和施工处理很复杂,性能难以控制,因此受到
随着建筑结构向大型化发展,将智能材料应用于建筑结构的主动抗震控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压电智能结构就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主动控制是当前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高新
高层建筑常因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要,顶部设置突出屋面的小塔楼—楼梯间、电梯间及钢塔等附属物。由于其刚度和质量均比主体结构小很多,因而在强风或地震动作用下产生显著的“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因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成为新型结构体系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在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中,节点的设计和计算是关键问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