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钌硼非晶态合金常压下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羰基化合物的加氢还原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反应。基于节能及环保的要求,人们不断研究适用于羰基化合物加氢还原反应的新型催化剂,使该反应过程能耗降低及对环境更为友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表面电子态特征,在许多催化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Ru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已开始应用于许多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氢还原反应中。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将负载型Ru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下羰基化合物加氢还原反应的报道。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制备了负载型Ru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下多种羰基化合物的液相加氢还原反应。 考察了金属助剂的添加、制备条件、载体及活性组分Ru的负载量对Ru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属助剂Sn的加入可极大地提高Ru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且RuSn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随着Sn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催化剂中Sn的摩尔数占Ru摩尔数的20%时,其催化加氢活性最高;用R.M法可制得催化加氢活性较高的RuSn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其最佳的制备条件是:将溶液的初始NaOH的浓度控制在0.01 M,在制备的过程中辅以搅拌器搅拌;以SiO<,2>或TiO<,2>为载体,当Ru的负载量为5%时,负载型RuSn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性价比最高。所制RuSn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可保存于空气中,在空气中存放一年,其催化加氢活性仅下降2%。 将所制RuSn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下多种羰基化合物的液相加氢还原反应,发现即使在常温常压下其对苯甲醛、肉桂醛、二苯甲酮、正辛醛、2-辛酮等多种羰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借助于XPS表征并结合反应的结果,提出了RuSn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催化羰基化合物加氢还原反应的机理,认为金属助剂Sn的添加除了可提高活性组分Ru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反应活性位的数目外,还可作为催化剂的吸附点吸附并极化羰基化合物,为催化反应开辟了一条新的反应途径。
其他文献
GT28生长后期喷施高浓度乙烯利(400mg/L),在3d、9d、19d、29d、45d时测定各茎段乙烯释放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蔗糖分含量变化;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茎段蔗糖合成
  本文对不同调制比(η=hA/hC)的晶体Cu/非晶CuZr多层膜硬度、延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随调制比的减小,多层膜延性显示出先减小后增大的非单调变化趋势,并
会议
我国引种的火炬树原产于北美地区,是经人为有意引进的物种,有很强的无性繁殖和扩散能力、环境适应力及抗胁迫能力,可呈现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本研究以大连地区的外来植物火
  滑移和孪生是材料两种基本的塑性变形方式。一般认为,对于面心立方金属来说,层错能是决定塑性变形方式的主要因素,例如层错能较低时孪生易于发生。可是此判据并非完全适合所
会议
  In order to obtain a combination of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in situ hybrid TiC particles and TiB whiskers reinforced Ti6Al4V((TiCp+TiBw
会议
  Ti-6Al-4V(TC4)两相钛合金的疲劳性能优劣对航空钛合金关键构件长期服役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应力水平(800 MPa~880 MPa)保载1秒和非保载条件下,初生α相体积
会议
本文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海藻生长期在不同月份对蜈蚣藻、角叉菜、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分别进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孪生和退孪晶现象在纳米结构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纳米孪晶材料的微观结构相当稳定,然而,我们通过室温单轴拉伸实验发现,在高层能纳米孪
会议
  煤中硫的存在影响了煤炭的洁净利用及转化,虽然许多研究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硫的迁移、排放和防治机理的认识还很模糊,对煤中硫迁移机理的研究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