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γ-氨基丁酸的冷泡型绿茶加工工艺及品质形成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γ-氨基丁酸(GABA)茶和冷泡茶因其具有的保健功效受到广泛的关注,GABA茶的制备方式多集中在厌氧处理,但厌氧处理制成的成品茶具有难以接受的异味。冷冻处理在其它植物中已被证明富集GABA是可行的,理论上也可应用于茶叶富集GABA。以往研究表明冷冻处理能够同时满足富集GABA和制备冷泡茶的条件,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特色种蒙山9号为原料,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的杀青前融入冷冻处理,研究出一条富集GABA的冷泡绿茶加工工艺,并以传统绿茶作对照,分析品质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富集GABA的方式初步筛选。通过对传统处理、冷冻处理以及冷冻联合厌氧处理三种处理制成的绿茶进行冷泡、热泡感官审评和氨基酸组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冷冻处理后制成绿茶的GABA含量是传统绿茶的2.33倍,冷冻联合厌氧处理后制成绿茶的GABA含量是传统绿茶的3.47倍,说明两种方式都能够促进茶叶中GABA的富集。审评结果表明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成品茶存在较严重的异味,而冷冻处理制成的成品茶表现为清香带花香。冷泡状态下,经过冷冻处理制成的绿茶滋味更加鲜爽甘甜。综合来看,冷冻处理是一种较好的富集茶叶中GABA的方式。2.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加工工艺优化。以GABA含量和冷泡感官审评为优化指标,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摊放时间、冷冻时间、冷冻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冷泡感官审评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实验,得到较优的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2 h(厚度3 cm)→-20℃冷冻11h 40 min→解冻(微波解冻,90 s)→杀青(微波杀青150 s)→摊凉10 min→揉捻(6min,轻重轻各2 min)→烘二青(110℃,15 min)→复揉(3 min,轻重轻各1 min)→烘干(80℃,烘至足干)。3.以传统绿茶为对照,研究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经过冷冻处理后,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更明显,氨基酸含量在冷冻解冻后上升显著。经过冷冻处理后制成绿茶的儿茶素相对于鲜叶的降幅为9.37%,而传统绿茶相对于鲜叶的降幅为4%,表明经过冷冻和解冻处理后,能明显的降低儿茶素的含量。且相比于传统处理而言,非酯型/酯型儿茶素在经过冷冻解冻处理后上升更显著。4.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和传统绿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氨基酸组分的变化趋势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冷冻阶段,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最为显著,为摊放叶含量的6.55倍,谷氨酸含量下降最为显著。在冷冻联合解冻的整个阶段,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三种氨基酸含量下降最显著。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因不同处理,产生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处理的茶样中谷氨酸在摊放后含量有所上升,后呈波动性的变化,γ-氨基丁酸在加工过程中几乎无变化。经过冷冻解冻处理的茶样中谷氨酸在冷冻后含量显著下降,之后含量无明显变化,γ-氨基丁酸在冷冻后含量明显上升,解冻后含量又有所下降,之后含量无明显变化。5.通过GC-MS对传统绿茶与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发现传统绿茶的香气物质主要集中在酯类、烯类、酸类;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中,香气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醛类、酯类、烯类。相比较于传统绿茶,通过冷冻处理后制备的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中,香气组分和含量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苯乙醇、3-己烯醛、橙花醇3种组分为此茶样中特有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之和高达53.68%,认为这些物质构成了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独特的香气。6.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液、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传统绿茶与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进行非挥发性成分测定,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0PLS-DA),筛选出7个变量在两茶样中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即VIP>1),对茶叶的分类鉴别具有重要贡献。分别是EGCG(VIP:3.47)、EGC(VIP:1.90)、茶氨酸(VIP:1.81)、ECG(VIP:1.67)、EC(VIP:1.31)、茶多酚(VIP:1.16)、天冬氨酸(VIP:1.06)。通过TAV分析各化合物对两茶样滋味贡献度,发现两者的TAV值大于1的物质相同,分别是天冬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半胱氨酸、γ-氨基丁酸、EGC、C、EC、EGCG、GCG、ECG、CG、咖啡碱,说明这13种物质对于两茶样的滋味贡献都较大。有6种物质在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中的TAV值大于传统绿茶,分别是茶氨酸、半胱氨酸、γ-氨基丁酸、C、EC、咖啡碱,其中γ-氨基丁酸在富集GABA的冷泡型绿茶中的TAV(100.00)远大于传统绿茶中的TAV(40.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早期预警评分(MEWS)用于急诊分诊的决策曲线。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9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追踪所有患者去向,根据实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普通病房组122例(出院、门诊就诊和转入普通病房者)和监护病房组76例(收入监护病房和急诊停留期间死亡者),通过决策曲线分析MEWS用于急诊分诊患者的价值。结果 两组收缩压、年龄、血氧饱和度、体
期刊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各要素结合越来越密切,结构调整与路径优化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发展优势和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解茶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诸多困境。结果表明,产业规模仍然薄弱、产业链整体比较单一、产品创新链整体不足和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是导致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从加强茶叶供应链源头
期刊
全球变暖的趋势预计会进一步增加极端低温天气发生的频率,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Walp)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作物,耐干旱高温,但不耐低温和霜冻,低温冷害是限制长豇豆栽培和推广的外界因素之一。试验采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式,对课题组搜集的50个长豇豆品种(系)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以筛选出的两个极端耐冷型(冷敏感)品种作
学位
湖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省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规模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低龄老人占比大,高龄老人规模增长快,空巢老人增多,城乡差距持续增大。基于湖北省农村人口养老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建议党和政府从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制度完善到位;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确保政策执行监督到位;改善农村养老基础环境,确保服务内容品质到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四个方面着手,应对人口老龄
期刊
针对基于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CPCM)电池模组在极端工况下的散热性能问题,提出采用高导热石墨片(graphite sheets, GS)来提高方型动力锂电池模组在大倍率充放电循环工况下的热管理性能,建立了基于CPCM/GS电池模组二维热模型,利用曲面响应法探究了大倍率放电工况下石墨质量分数、CPCM压缩密度对电池模组散热性能
期刊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致残率、致死率高,早期识别和救治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目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相关生理指标等在脑卒中、脑肿瘤、颅脑损伤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该类疾病预后的预测效能明显提高,但基于信息化的改良预警评分在神经系统疾病专科病房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对早期预警评分的发展、在国内外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期刊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返乡创业大学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文章聚焦茶产业发展,阐释了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茶产业发展的价值逻辑和实施路径。
期刊
我国农田土壤镉-砷(Cd-As)复合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田土壤Cd-As复合污染,保障稻米质量安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Cd和As在土壤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化学性质、形态和价态。因此,稻田土壤Cd-As协同钝化较为困难,单一钝化剂难以进行Cd-As复合污染修复。本研究首先通过制备铁锰改性生物炭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明确其对目标污染物Cd、As的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土
学位
国内大部分中小茶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困境,要从多重视角分析其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为此茶叶企业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优化财务会计制度,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等,以获得更多资金,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土壤镉(Cd)污染不仅会影响作物安全生产,还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钝化修复是目前Cd污染土壤规模化修复的常用技术,结合土壤环境条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钝化材料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以四川盆地6种主要的旱作土壤(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灰潮土、典型黄壤和漂洗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和盆栽实验,对外源Cd进入6种土壤后的稳定化过程、化学形态及Cd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