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酯纤维的研究

来源 :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聚酯纤维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应用领域广泛的化纤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聚酯纤维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论文以数学模型在固相聚合上的应用及一步法纺丝过程的熔体流变性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条件,找出理论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关系,探索出提高聚酯纤维强度、优化生产流程的新技术,进而指导聚酯纤维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内容包括:1)数学模型在固相聚合的应用,并以固相聚合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实测反应条件,研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循环氮气纯度及流量等因素对固相聚合反应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生产高强度聚酯纤维的原料一高粘切片的制备方法应采用连续固相聚合的方式,同时确定了用固相聚合法生产高强度聚酯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2)以高粘度聚酯熔体的流变性、流体的流动曲线的研究为基础,结合PET切片的相对分子量、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缓冷温度、牵伸比等因素对高强纤维生产工艺的影响,确定了生产高强度聚酯纤维纺丝成型的技术和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形颗粒中可逆化学反应和小分子三维扩散共同控制的固相聚合数学模型与Chang-Kwon Kang提出的理论数据相吻合,在固相聚合反应中,化学反应比扩散反应对温度更敏感,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扩散反应的活化能;采用高纯度氮气脱挥方式连续固相聚合的方法,在确保足够的反应时间的同时,反应温度控制在220±2℃,氮气流量在600~1000ml/min范围内,来合成高分子量、内在结构均匀、热稳定性好的高粘度聚酯切片.提高纺丝熔体温度可以改善高强聚酯纤维的流动性能,只要在临界值以下,增加剪切速率和相应地提高纺丝温度,均有利于纺丝;当增粘后PET切片的特性粘度为1.1,分子量分布系数a2在1.5~2.0之间,纺丝温度设定为295~298℃,缓冷温度为290~300℃时;并采用三级拉伸,合理分配拉伸比,使经一级拉伸后纤维的取向度控制在0.18以下,结晶度在40以下;经二级拉伸后纤维的取向度控制在0.19以下,结晶度在45左右;预拉伸温度为常温,一级拉伸温度为70~80℃,二级拉伸温度160~170℃,定型温度为220~230℃;非取向因子fa值在60左右时;同时在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纺丝速度应控制在2500~3000m/min之间,可以得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聚酯纤维产品.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PZT陶瓷在大功率器件材料应用的性能,保证良好的发射性能的同时,减小材料在强场条件下的介质损耗,降低器件的温升,该文对组成为xPb(ZnNb)O-yPb(SnNb)O-zPb(MnNb)O-0.
本论文主要围绕可持续交通的相关内容展开。众所周知,交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汽车不但带来了行动的自由,也带来了城市中心的衰退、城市蔓延、资源消耗、大气污染、交通
初中英语教师要把写作教学渗透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设计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多积累掌握各种词汇、句型、惯用语等,多读多背精
期刊
为有效控制SO排放,降低酸雨危害,中国制定了总量控制政策与"两控区"规划;这使得作为主要的污染贡献者的电力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如何制定并实施不仅能够实现污染控制
该论文以两性聚氨酯(APU)为模型聚合物,构建了生物膜模型体系--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U、脂质体/APU复合体系.并通过动态光散射、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及透射电镜等方法
该文采用国内外新兴的冷气动力喷涂技术成功地制备了铝青铜合金涂层.运用气体动力学和高速撞击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冷气动力喷涂过程中的超音速气流/粒子双相流动过程及超音速
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因制备工艺简单、含量丰富、且形貌和结构容易调控而成为锂电负极材料中重点研究的对象。而锌锰尖晶石(ZnMn2O4)又因其具有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1
铸造工艺设计是铸造生产的核心技术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铸造工艺CAD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铸造工艺CAD的实用化对铸造工艺CAD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智能化的铸造工
弧焊电源动特性直接影响到电弧的稳定燃烧和焊缝的成形、飞溅,因此动特性的评定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理想的数量化的国际标准.论文分析了当前动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