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中,电能的传输主要是由导线直接接触进行传输的。电源与负载之间必须要有直接的物理连接。新型的感应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它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运用现代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和控制方法,实现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之间的非物理连接而进行能量传输,即“无线供电”。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把传统变压器的初、次级分开,无接触变压器初、次级绕组分别绕在初、次级磁芯上,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初、次级可以保持相对运动或者静止,电能通过耦合的磁场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无物理连接的电能传输,消除了供电系统的摩擦、电弧等危害,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由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具有以上优点,是一项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新关键技术,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下,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第二章分析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建立了谐振变换器以及无接触变压器的模型,通过比较无接触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的不同点,理论得出了初级和次级补偿的方法;第三章论述了初级变换器拓扑选择,主要器件参数设计的问题,并且介绍了无接触变压器的类型和结构,提出无接触变压器设计的难点;第四章在前面所建立的理论基础上,对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距离、位移、匝数、频率、效率和补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第五章设计了新型的无接触电能传输装置,提出了其独特的反馈及控制方法,设计了次级变换器以及装置外形结构,记录并分析了系统在各种状态下的工作波形和整机效率曲线。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PWM型DC-DC变换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今,高性能、高效率、小型化和轻量化越来越成为各类PWM型DC-DC变换器追求的目标。软开关技术是电力电子装置,特
随着现代变流装置的日益小型化和轻量化,软开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有源箝位技术是一种简洁的谐振软开关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将由箝位电容与筘位开关串联组成的支路与变换器适当
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和电磁暂态过程是两个用不同数学模型表征、具有不同时间常数的物理过程。在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工具中,通常对这两个过程分别进行数字仿真。相对于机电暂
电网是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其投入的资金在电力系统及全部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很大的比例,优化电网规划会给电力投资带来巨大的资金节省。电力系统规划不仅关系到整个电力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策略以其优良的转矩控制特性在交流电机的调速领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简称BDFM)作为一种新型电机,结构简单、坚固可靠、具有异同步通用的特点,并且与普通异步电机相比,可以降低变频器的容量,因此,在大容量交流变速传动系统和变速恒频恒压的风力、水力发电系统中有广泛的
实现配网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DA)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作为配网自动化的核心之一,是配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逆变器用IGBT模块的功率损耗、结温及寿命问题得到了更多关注。电动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逆变器用IGBT模块持续承受剧烈的电热应力冲击,造成疲劳累积损伤,使得IGBT模块逐渐累积失效。为对电动汽车逆变器IGBT模块的工况和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电动汽车逆变器用功率IGBT模块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并建立了适用于电动汽车工况下的IGBT模块结温计算模型;然后研究
学位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负荷预测的核心问题是预测的技术方法,或者
学位
传统色彩艺术在绘画、民间艺术和建筑中的表现可以获得丰富的人文色彩感受,并且,传统色彩在世界整体设计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日渐突出。因此,从传统艺术的角度对色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