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留守儿童厌学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海南省海口市H社区为例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模式的转型,市场经济制度逐渐替代了计划经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的年轻人都会到一线城市或者大城市谋求发展。与此同时,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借贷。另一方面,从中国居民户口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城市一般都有户口上的限制,而私立学校的收费一般都要高于公立学校。基于上述条件,年轻的家长们被迫无奈只能将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生活,请父母或亲朋好友代为照管。于是,城市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不同的是,相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城市中的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并不匮乏,甚至相当富裕。然而,由于缺少家长的陪伴、关怀和教育,他们更有可能在精神和行为方面产生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多数城市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厌学问题。笔者实习于海南省海口市H社区,据笔者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社区内的城市留守儿童在厌学方面的主要特征:违反教室规定和学校规定、不按时完成功课、迟到早退、痴迷于网络游戏、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旷课逃课现象经常出现、对学校课程毫无兴趣、对学校老师的负面情绪很深并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过于抗拒等方面。为了进一步分析海口市H社区内城市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首先,运用参与性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海口市H社区中的城市留守儿童进行了首次的问卷调查。其次,笔者与城市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们进行多次的沟通交流,分析了城市留守儿童厌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其成因。再次,本文以海口市H社区内的城市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技巧和方法,干预留守儿童厌学行为。最后,笔者对此次介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发现,笔者开展的介入工作对海口市H社区城市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城市留守儿童通过介入工作对重新塑造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主互助意识、改善亲子和师生关系、通过个案研究和小组工作、使本研究内的城市留守儿童在厌学问题上得到了有效缓解并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认为,青少年群体作为我国第一代网络原著民,他们在网络上的时间占据生活很大比例,在网络中对他们进行适时引导十分有必要,而网络评论则是一种最有效的引导方式之一。“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在2014年由《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创办,其作为《中国青年报》的融媒体产品之一,以原创类时评写作为主。“中青评论”选题偏重青年话题,深入青年,站在青年群体的角度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切实体现其青
学位
学位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科技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生活中,经常有网络用户吐槽被大数据“杀熟”,民众在算法的束缚下深受其害。可以说,一切对用户的过度侵扰与索取,都与科技创新的使命背道而驰。科技创新的愿景在造福人类,而不是制造问题。通过分析,大数据“杀熟”行为的出现有其原因:数字鸿沟普遍存在、算法透明度低以及算法权力的异化。少数学者认为规制大数据“杀熟”行为十分困难,并将此归咎于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