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之始,金融在经济领域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加,经济学家们也越来越多的致力于研究资本市场运转中的现象和问题。在这些研究方面中,价格理论的深入研究,逐渐将研究方向从较为虚拟的资金价格(利率)转向为更为虚拟化的资产价格,表明了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现代金融已逐步走到了舞台的中央。这其中,股票市场的发展又成为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标尺。我国的股票市场自1990年12月19日以来度过了十九个年头,尤其是98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渐已成为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 建立在完全理性假设之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缺乏对市场参与主体——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造成了金融理论与实证案例的背离。行为金融学理论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尤其是行为科学方面的先进理论成果吸于一身,将研究视角转向传统金融学理论没有重点关注的微观个体行为方面,从该层面出发,研究微观主体做出投资行为的心理、动因,解释股票市场的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了新颖的理论框架。 本文研究就是从行为金融学领域出发,视野集中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首先,由股票市场种种异常现象入手,诸如日期之异常、基本面之异常、新股上市之异常,引入金融行为学的理论来寻找参与者投资行为整体的规律性。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从股票市场的表象入手,分析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行为异常的规律,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总结出坐庄行为、羊群行为、反应不足与过分行为、过分投机心理等几大类心理特征并加以剖析。最后,对比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的客观情况,总结出应对股票市场异常的几点行为金融学分析上的心得体会,希望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