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大万金矿热液蚀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金成矿的意义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液蚀变普遍存在于脉型金矿中,通过水-岩反应控制着金属矿物的沉淀。围岩蚀变带作为热液蚀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布在矿脉的两侧,除了被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外,也是金属元素沉淀的重要场所,对于围岩蚀变带的识别能提高金属矿床的经济价值。此外,蚀变围岩中也记录着丰富的成矿信息,如含矿热液的性质、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等。因此,开展热液蚀变的研究对于指导找矿勘查、提高矿床储量和建立矿床成因模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大万金矿床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其矿脉两侧广泛发育围岩褪色化蚀变现象,主要表现为围岩的颜色从灰绿色变为浅黄色,在长期的找矿工作中,褪色化蚀变已被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但长期以来对于褪色化蚀变的性质和成因以及它与金矿化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以褪色化蚀变与金矿化在空间上存在密切联系的事实为基础,对矿床中的褪色化蚀变围岩、矿脉和未蚀变围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TIMA、μ-XRF、全岩主微量、质量平衡计算及地球化学热力学模拟研究,结合前人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构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结果,以试图阐明大万金矿褪色化蚀变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导致围岩褪色化的流体性质及褪色化蚀变与金成矿的关系。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结合TIMA分析研究认为褪色化蚀变主要是碳酸盐化(菱铁矿化)和绢云母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研究,推断导致褪色化的流体可能富CO2。大量的菱铁矿分布在褪色化蚀变带内,局部被含金的硫化物切穿,表明褪色化蚀变发生在成矿前。质量平衡计算和μ-XRF分析表明,在褪色化蚀变过程中,尽管大量的菱铁矿生成,但Fe并未从外界获得,而是褪色化围岩中的Fe自身聚集形成菱铁矿斑点。地球化学热力学模拟更加证明了菱铁矿能够通过降低流体中的S含量和破坏含金络合物而有效地沉淀金。此外,通过运用褪色化蚀变板岩中的菱铁矿和硫化物中的金含量经过成矿潜力估算表明,菱铁矿和含金成矿流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综合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成矿前形成的褪色化蚀变为金的沉淀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化学圈闭和场所,当含金流体叠加到蚀变板岩中时,含金流体与菱铁矿反应生成含金的硫化物,促使金从流体中沉淀出来。因此,褪色化蚀变带内导致金-硫络合物破坏的硫化作用是褪色化蚀变板岩中金矿化的主要机制。
其他文献
将浓厚工科特色与新时代信息技术和育人理念相结合,提出“三位一体,多措并举”的自动化实验室安全建设方案与路径。以信息化、实验室平台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主体,借助“互联网+”、智慧监控平台、网站等措施完善信息化建设,建设“自上而下”定位准、可执行、有成效的实验室平台,构建基于成果教育理念的“安全闭环”实践课程体系。结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成果,思考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改进方向和建设点
期刊
义敦地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由昌台弧、乡城弧和中甸弧组成的具有火山弧性质的地体。近年来,研究者将目光从青藏高原内部转向了青藏高原东缘及东南缘地区,并对该区的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矿产形成、河流演化等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对藏东缘义敦地体中生代花岗岩的系统研究相对缺乏,这不仅制约了有关该地体中生代以来地壳隆升过程的深入理解,还限制了区域找矿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更为重要的是,义敦地体的抬升与剥露过程
学位
蚀变岩型矿石是热液型金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类型,其形成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带,黄金洞金矿处在江南造山带中段湖南省东北部(以下简称“湘东北地区”),其金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共伴生元素多,是该区代表性金矿之一。前人将黄金洞金矿的矿石类型分为三种,即石英脉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前两类矿石品位高,且石英脉型是前人的研究重点,而对蚀变岩型矿石的研究程度较低。最
学位
构造变形产生的扩容区在许多热液矿床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先存构造属于构造薄弱部分部位,在后期变形中更容易发生活化形成扩容区,从而形成矿质元素沉淀的场所。江南造山带是华南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江南造山带自新元古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期陆内构造-岩浆事件,产出了大量由构造控制的金(多金属)矿床(点)。位于江南造山带的黄金洞金矿区构造破碎带十分发育,控制着矿体
学位
赣杭铀成矿带东起浙江绍兴、西至江西永丰,位于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拼接部位。该成矿带内的火山铀矿盆地赋矿围岩基本以酸性火山岩为主,马荃盆地是为数不多的以中性火山岩为赋矿围岩的含铀矿盆地。但其岩石类型、岩石系列归属存在一定争议,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等基础地质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以马荃盆地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马荃盆地中性火山岩呈
学位
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的东部、新元古代江绍拼合带的北侧,产在塔前-赋春晚古生代浅海相碳酸盐岩盆地中,该矿床是近几年来在赣东北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本文在野外调研与室内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典型蚀变矿物(辉石、符山石、绿泥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不同成矿阶段不同矿化类型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该矿床主要矿化类型-矽卡岩矿床的成矿阶段及矿物组合特征。
学位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其中以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发育。安徽省岩浆岩出露面积达13000 km~2以上,各种类型的岩浆岩均有发育,以大别山、长江中下游以及皖南地区较为集中,安徽省目前地热能开发利用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本文以安徽省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徽省不同地区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172个岩浆岩岩石样品。对其展开放射性生热元素、岩石密度和热导率分析测试,并系统收集前人有关安徽省
学位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城市居民点分布的讨论主要是侧重于地理环境。但追根溯源,地理环境是地质背景在地表的表现形式,是构造运动的产物。本研究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角度探讨地质对地表环境的塑造作用,从而对社会发展,尤其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制约影响,来揭示地质、地表和居民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数字高程模型(DEM)、谷歌地球影像和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
学位
地处扬子与华夏板块结合带的江西信江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下灰上红”的盖层岩石组合,即下部为早白垩世火山岩,上部为晚白垩世至古近纪的陆相红色碎屑岩(红层)。陆相红色碎屑岩是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是对丹霞地貌特征的主要描述,也是该地貌类型的判别依据之一。然而,对我国信江盆地的主要丹霞地貌进行横向比较时,发现丹霞地貌的颜色存在一定的色差。这一色差受自然光照及人眼色觉差异等因素影响,导致颜
学位
赣东北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床,隶属于塔前-赋春成矿亚带,矿床品位高、规模大、矿体种类多。白钨矿是朱溪钨铜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可以有效用于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示踪;云母(包括黑云母和白云母)在该矿床中广泛分布,云母化学成分对岩浆-热液期流体物理化学条件十分敏感,常被用来示踪岩浆-热液系统物理化学状态,可以有效提供成矿流体性质、来源等重要信息。本文以不同类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