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IFP)又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系茎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以往IFP的诊断均通过病史和结合特异性临床症状、体征并除外其它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而进行诊断。近年来,功能影像学虽可以发现面神经水肿,但检出率低且费用高,临床应用价值较低。然而,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如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oG)、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等检查,因应用简便可为IF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传统的IFP的治疗方法包括: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利用肌电图仪行经皮电刺激作为IFP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因其简单、有效、几乎无不良反用的特点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视。本研究利用肌电图仪行经皮电刺激治疗40例IFP患者,并观察其对早期IFP治疗是否有效。目的:1、探讨早期IFP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中的BR、ENoG、EMG的表现以及对该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2、研究经皮电刺激对早期IFP的治疗意义。方法:1、总结分析50例IFP患者的一般资料、详细病史、诊断情况。2、神经电生理研究:对确诊为IFP的50例患者行BR、ENoG神经电生理检查,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比较健侧与患侧的检测情况。对少数患者行EMG检查,观察患侧面肌变化情况。3、经皮电刺激对早期IFP治疗效果的研究:50例IFP患者中选取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0天行Toronto(多伦多)面部分级法(TFGS)评分及在第30天行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法(HBGS)评等级。通过TFGS评分判断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通过HBGS等级评分观察两组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1、IFP临床分析一般情况: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14:11。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5.50±17.28岁。35例(70%)患者为清晨发现面部麻痹。10例(20%)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者。8例(16%)患者有开窗睡觉及吹空调史。16例(32%)患者病前或发病后有耳后疼痛病史。48例(96%)患者症状在5天内达高峰。首次就诊时症状体征:50例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患侧额纹减少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吹哨不能,示齿口角偏向对侧等周围性面瘫表现。5例(10%)患者出现味觉减退。2例(4%)患者出现听觉过敏。2例(4%)患者出现耳后疱疹。2、神经电生理检测(1)BR:于发病5天内检测,50例患者BR测定均异常,50例患者健侧R1波出波50例,出波率为100%;患侧R1波出波16例,出波率为32%。健侧R2波出波49例,出波率为98%;患侧R2波出波28例,出波率为56%。健侧R2′波出波48例,出波率为96%;患侧R2′波出波31例,出波率为62%。健侧与患侧各波出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R1、R2及R2′各波出波率较健侧明显减少。健侧与患侧R1、R2及R2′波各波潜伏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R1、R2及R2′波各波潜伏期较健侧明显延长。50例患者BR异常率分别为:轻度15例(30%);中度16例(32%);重度19例(38%)。观察BR严重程度与出波率的关系发现:BR严重程度越重,BR出波率越低。(2)ENoG:受试患者在发病5天内检测ENoG,异常28例,异常率为56%,患侧与健侧面神经各分支M波的潜伏期及波幅比较,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1/M潜伏期比值:5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引出R1波,患侧R1/M值与健侧R1/M值比较,15例患侧比健侧增大,1例患侧比健侧减小。(4)EMG:选择10例患者进行EMG检测,有4例异常,6例未见异常,正常的6例中有5例为发病时立即行检查,病程均小于一周。3、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早期IFP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TFG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天,对照组与治疗组TFGS评分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结论:1、IFP患者早期即出现患侧瞬目反射(BR)的R1、R2、R2′出波率下降、潜伏期较健侧延长,且BR程度越重,出波率越低。2、早期IFP患者面神经电图(ENOG)表现为M波患侧较健侧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不明显。3、经皮电刺激治疗,有效改善受损面神经,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对早期IFP有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