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的自我与城市书写——以“七十年代后期生”写作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七十年代后期生”写作群体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将这一群体放置在近年来上海城市书写的大背景中予以透视,力图在比较中呈现她们的写作形态与前代作家的断裂所在,并通过这一现象的文化成因及其后果分析,探询她们超越自身写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对“七十年代后期生”作家城市书写中所涉及的时空视域、交往关系方式、写作身份意识等问题进行了分章讨论。讨论显示,无论是社会历史记忆的缺失、自身成长方式的单向性,还是现实空间的逼仄和虚幻空间的扩张,都使这一群体的生存形式与现代都市的权力结构存在某种耦合,并使其陷入了一种无意识的写作的被动性。对“人群”的忽视,对“自我都市状态”的强调,已将她们的城市书写导入了某种被囚禁的境地。由于在纵向上已与传统断裂,在横向上又弱化了多向度关系的展开,对她们来说,更为开阔而深入的都市叙事变得不再可能。 如何超越当下的城市书写并提供新的叙述范式,或者说,如何在文学想象中重构城市和人的关系,无疑是“七十年代后期生”写作群体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在中外文学史的参照框架中,重申文学价值论,对此问题给予了辨证疏解。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阿Q正传》及其时代背景来分析《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征。被黑暗的旧社会迫害得成为病态和畸形的阿Q,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他有自己的处事之道,也具有中
  本文意在跳出戏剧的局限,分别从旧约文学戏剧性特征的内涵、构成因素,以及造成该特征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论述,试图对此问题加以综合研究。  《旧约》的“戏剧性”以其叙事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言现象就开始活跃于我们的社会语言生活中。在汉语传统中,“动宾式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因此这种语法结构在短时期内的迅猛发展引
时空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时空意识是人的生命意识的体现,审美时空的构建是对人生的超越,是对人本质的追求的一个渠道。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必然
据9月8日广州日报报道:国务院山西娄烦尖山铁矿“8.1”垮塌事故调查组组长王德学近日说,这起事故并非当初所认为的是一起自然灾害,而是重大责任事故。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逆
李佩甫是当代河南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步入文坛已有三十余年,获得很多重要奖项,2015年凭《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本文主要探讨李佩甫小说中的重复艺术。重复不一定是江
期刊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是英国的著名小说家.《黑暗的心脏》(Heart ofDarkness,1899年)和《吉姆爷》(Lord Jim,1900年)是其主要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也
对于80年代生人的口诛笔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不绝于耳,归纳起来,80年代生人在大众媒体中的形象大体有以下几类:另类和颓废,虚荣攀比、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抗挫折能力低下。大
有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为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其实,中国孩子不缺乏复制式学习能力,但缺乏思维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