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纤维素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棉短绒植物纤维为原材料,利用LiOH/尿素溶剂体系溶解纤维素,制备再生纤维素膜和再生纤维素微球;然后利用纤维素基材的多孔结构,通过原位合成法在其孔隙中生成无机纳米粒子,制备得到磁性纤维素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磁性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低温下用LiOH/尿素体系溶解纤维素,然后制备再生纤维素膜,以再生纤维素膜的孔隙为微反应器,通过原位合成法合成CoFe2O4纳米粒子,冷冻干燥后制备得到磁性复合纤维素气凝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热重分析、磁学性能和机械拉伸等测试研究复合气凝胶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磁性气凝胶重量轻,弹性高;孔隙度分布在78~52%。内部比表面积为300–320m2/g。铁酸钴纳米粒子的含量随着铁酸钴前驱体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颗粒大小变化不大。纤维素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因铁酸钴离子的进入而产生显著的变化,并表现出超顺磁性,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改善。2、磁性纤维素微球的制备与结构低温下用LiOH/尿素体系溶解纤维素,利用溶胶一凝胶转相法,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微球。利用再生纤维素微球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成功的引入了磁性无机粒子,制备得到了磁性纤维素微球。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热重分析等实验表征分析方法研究再生纤维素微球和磁性纤维素微球的结构与形貌,并研究HLB值、乳化时间、乳化温度、纤维素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制备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微球具有多孔结构,最佳实验条件为:司盘-80、吐温-80的质量比为3.0,即HLB值为7;乳化时间为3h;乳化温度为15℃;纤维素溶液浓度为4.3%;磁性纤维素微球的结构分析表明:CoFe2O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再生纤维素微球中,复合纤维素微球的密度分布在从11.3-15.7mg/cm3,孔隙率分布在96.92-95.23%,复合微球表现出超顺磁性和灵敏的磁响应性。3、磁性纤维素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以磁性纤维素微球为原料,用硅烷偶联剂(AEAPS)对磁性纤维素微球进行化学修饰。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实验表征分析方法研究改性后微球的结构、形貌;探索改性前后微球固定化脂肪酶(E.C.3.1.1.3)在非水溶剂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磁性纤维素微球保留了多孔结构,且有很好的疏水性能,改性后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脂肪酶材料。综上,本课题利用纤维素基材的多孔结构,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得到两种磁性纤维素材料;并通过改善磁性纤维素微球疏水性,得到一种良好的固定化脂肪酶材料,固定化后可应用于非水溶剂的酯交换反应。
其他文献
准噶尔盆地NY油气资源丰富,深部地层勘探程度较低,勘探潜力巨大,但NY地区属山前推覆挤压构造,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地应力强,地层倾角大,地层孔隙压力高,大段为易水化、易分散的
川西平原是中国最富饶的平原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川西平原成为川西传统村落居民的最根本的生活载体,是人们日常生活劳作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归宿。传统聚落景观、传统川西
在传统的董事会表决制度中,董事会通常采取“一人一票制”的表决制度。然而,在当前私募基金热潮中,私募基金投资的目标公司的董事会表决机制出现了异化的情况,即私募基金为避免信
我国公务员聘任制度正在从文本中走向实务界,聘任制度的构建才刚刚开始。本文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和时机下,通过文章第二部分对聘任制公务员的法文本分析,从而梳理了聘任制在我
应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卫星接收的HIRS-Tb12等资料,研究了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特征、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越赤道气流与海温场的联系、以
在充分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3种类型分析了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然后从气候、地貌、植被、地质、人为活动5个
本文对西北太平洋主要洋流区之间的海温距平差与副热带高压各特征量进行相关分析,讨论了由于南北海温距平差异而造成副高异常的可能机制。通过分析,给出副高异常年西北太平洋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展开论述。
介质属性将会受到加载环境的显著影响,其中以加载速率影响最为突出,本文即以不同加载速率影响下煤的力学行为展开研究。分析率效应在现场尺度下的具体影响,设计多加载速率力学试
通过现场调研、地质建模、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相似模拟及数值模拟实验等多种研究手段的融合,研究出了义马矿区巨厚砾岩与逆冲断层共同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