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富含不同活性基团CuInS2三元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QDs)是目前发布的最有前途的新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尺寸非常小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磁特性,在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对QDs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Cd S,Cd Te,Cd Se,Cd S/Zn S,Cd Se/Zn S等二元族QDs上。但是众所周知,Cd2+是一种毒性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含Cd2+的二元QDs的使用不符合当前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战略要求。而I-III-VI型QDs,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QDs,它克服了传统量子点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镉或铅)对环境的毒害问题。它有效的降低了量子点的生物毒性,扩大了量子点的应用范围。其中,CuInS2量子点具有无毒,吸收系数高,光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已经成为理想的太阳能电池和生物光学成像材料。因此,对CuInS2量子点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有助于降低QDs的毒性,达到环保目标,满足当前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探索构筑表面富含不同活性基团的低毒性水溶CuInS2三元量子点的方法,为开发新型的环保型QDs光学材料提供一个简便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六个新的表面具有不同活性基团的CuInS2三元量子点。这些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良好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荧光测试结果表明,CuInS2三元量子点表面活性基团的种类或密度大小也是影响其光学性能的一种因素。应用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六种CuInS2量子点的荧光对金属离子和抗生素-硫酸新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特性,有望成为生物中的荧光探针材料。此外,一些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量子点表现出低细胞毒性,并在肿瘤He La细胞上达到理想的成像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表面富含羟基(-OH)的CuInS2三元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硫酸新霉素的响应和细胞成像应用研究第一部分工作分别以2-巯基乙醇,硫代甘油,巯基聚乙烯醇(SH-PVA)为配体,Cu Cl2·2H2O和In Cl3·4H2O为金属前体,硫脲为硫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三种表面富含羟基的CuInS2三元量子点。分别通过IR,XRD,TEM,EDS,TG,UV,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所合成的三种水溶性CuInS2QDs进行了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三种CuInS2 QDs均为立方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具有明显的准球形,且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分别为4.7,5.3和4.3 nm,表明以上配体是制备CuInS2量子点的有效稳定剂。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三种CuInS2 QDs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430,510 nm和450 nm,且半峰宽较窄。同时,它们水溶液的荧光具有温度和p H响应性能。此外,三种CuInS2 QDs分别表现出对不同金属离子Pb2+,Fe3+和Cu2+的选择性响应特性。另外,硫酸新霉素可以显著抑制三种QD水溶液的荧光强度,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新霉素的方法。新霉素残留的快速分析和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荧光探针材料。而最后通过细胞成像实验考察了后两种QDs的生物应用能力,结果表明这两种QDs均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对比分析在He La细胞中的染色效果,发现SH-PVA QDs更容易被癌细胞捕获,展现出对活肿瘤细胞理想的成像效果。2.表面富含羧酸(-COOH)的CuInS2三元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硫酸新霉素的响应第二部分工作分别以D-青霉胺(D-Pen),硫普罗宁(TP)为配体,Cu Cl2·2H2O和In Cl3·4H2O为金属前体,硫脲为硫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两种表面富含-COOH的CuInS2三元量子点。分别通过IR,XRD,TEM,EDS,UV,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所合成的两种水溶性CuInS2QDs进行了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两种CuInS2 QDs均为立方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具有明显的准球形,且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分别为4.5和4.2 nm,表明以上配体是制备CuInS2量子点的有效稳定剂。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CuInS2 QDs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40和430 nm,且半峰宽较窄。并且它们水溶液的荧光具有温度和p H响应性能。此外,两种CuInS2 QDs分别表现出对金属离子Na+和Fe3+的选择性响应特性。另外,硫酸新霉素可以显著抑制三种QD水溶液的荧光强度,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新霉素的方法。新霉素残留的快速分析和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荧光探针材料。3.表面富含氨基(-NH2)的CuInS2三元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硫酸新霉素的响应和细胞成像应用研究第三部分工作首先以PMA和PEI为原料,在EDC和NHS的作用下经过羟氨基化反应,合成了巯基PEI(SH-PEI)。然后再以SH-PEI为配体,Cu Cl2·2H2O和In Cl3·4H2O为金属前体,硫脲为硫源,采用水热法合成表面富含氨基的CuInS2三元量子点。分别通过IR,XRD,TEM,,EDS,TG,UV,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所合成的该种水溶性CuInS2 QDs进行了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种CuInS2 QDs为立方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具有明显的准球形,且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0.25 nm,表明以上配体是制备CuInS2量子点的有效稳定剂。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种CuInS2 QDs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450 nm,且半峰宽较窄。同时,它们水溶液的荧光具有温度和p H响应性能。此外,该种CuInS2 QDs表现出对金属离子Cd2+的选择性响应特性。另外,硫酸新霉素可以显著抑制该种QD水溶液的荧光强度,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新霉素的方法。新霉素残留的快速分析和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荧光探针材料。最后,通过细胞成像实验研究了量子点的生物学应用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元量子点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后我们通过分析He La细胞中的染色效果,发现SH-PEI QD易受癌细胞捕获的影响,显示了活肿瘤细胞的理想成像效果。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智能化洗煤厂的不断推进,重介分选作为煤炭洗选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自动补水及自动分流为主要控制对象的重介分选自动控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原煤煤质的变化以及灰分回控的发展,对密度的控制范围以及密度的调节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生产现场的调研与分析,现有分选系统无法满足生产的主要原因有合格介质桶的缓冲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密度在大幅调节时所带来的的悬浮液体积的改变以及补水阀与分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侵入式、无辐射的光学成像技术。与光纤式内窥探头的结合很好的弥补其浅的穿透深度,在医学内窥成像上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OCT的发展背景和技术概况、内窥探头的发展背景及应用。其次介绍了扫频OCT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扫频OCT系统的成像原理、性能参数以及扫频OCT系统的结构。阐述了扫频OC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航空航天零部件大多结构复杂,利用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加工,而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作为新兴的金属增材制造方法之一,能够成形任意形状的高精度零件。铝合金由于密度低、比强度高而应用广泛,然而SLM成形铝合金存在强度不足(<400 MPa),硬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在Al Si10Mg粉末中添加稀土元素钪(Sc),并研究SLM成形Al S
我国北方供暖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而冷风渗透热负荷又是冬季采暖负荷的主要组成。这往往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冬季室内新风不足、空气品质恶化现象普遍存在。倘若能利用自然能源将冬季室外新风进行预热后送入室内,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同时缓解新风不足、采暖能耗高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高原采暖地区,多孔渗透型太阳新风预热供暖墙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它可以将新风和热需求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后,西安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生态节约型园林。花境作为一种较新颖的植物造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在西安地区推广应用。但由于西安花境在选材和设计上对当地气候特点考虑不够周全,营建时也倾向于投入高成本、高维护来获得好的装饰和景观效果。因此该研究基于西安花境应用现状问题及城市发展需求,探讨低维护花境的营造方法,其对于改善西安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节约型城市具有
电涡流阻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阻尼形式广泛应用于车辆制动、航天航空、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振动控制。相较于传统黏滞液体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具有非接触、寿命长、维护少、易于调节安装等优点。因此,电涡流阻尼器能从根本上解决黏滞液体阻尼器的漏油问题。近年来,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课题组申请了一系列电涡流阻尼专利,解决了电涡流阻尼耗能密度较低的缺点,并开始逐步应用于土木工程大型结构的振动控制,包括板式电涡流阻尼器及滚珠丝杠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设施也得到了普及,全国污水处理量由2007年的176.5亿立方米增长到了2017年的569.8亿立方米,而污水厂进水COD平均值由2007年的346m
微通道换热技术是解决工程中诸多发热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今各种电子设备都在向集成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机载电子设备更是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高热流密度发热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提升微通道热沉的换热能力,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微通道热沉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毛细血管形、DNA双螺旋型、蜗牛螺旋型和雪花形拓扑结构;并探究了在飞行器的大加速度机动对微通道热沉换热能力的影响;接着对换热
针对基坑开挖卸载致长距离共线下卧隧道的变形问题,本研究以深圳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依托,采用实测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坑开挖致长距离共线下卧隧道变形发展规律、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长距离共线开挖的隧道变形控制提供参考。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基于深圳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现场实测分析,探明基坑开挖卸载对长距离共线下卧隧道影响规律。
本文根据旋翼机旋翼的特点和适航规范的要求,完成了一套跷跷板式旋翼疲劳试验装置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和试验验证工作。论文首先介绍了跷跷板式旋翼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通过对自转旋翼机上的跷跷板旋翼进行受力分析,提出了采用可组合梁单元搭建承力框架、采用电机驱动滑块机构施加激振力的疲劳试验装置总体方案,结合某型旋翼机的桨毂和桨叶组合段疲劳试验要求确定了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然后应用工程设计软件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