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学时代——审美狂欢与美学的贫困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来探讨美学在后现代的学科境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探讨秉承后现代文化精神的“后美学”,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缺席,深度模式的削平与先锋意识的瓦解,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大众文化的兴起,消费社会与仿像时代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这种融合相对消饵了艺术的精英化品质。等等。二是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热点出发,结合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表征着美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美学在后现代遭遇的学科困境。三是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表面上是一种审美狂欢,其本质是美学精神的贫困,感性审美狂欢的过度张扬相对削弱了美学的文化精神。并从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由于主要依托物质欲望的牵引,最终形成“伪感性”并导致审美感性的衰竭;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艺术走向反艺术和伪艺术;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取消了审美的核心元素:自由与平等;四、“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是欲望的鼓噪与感性的张扬。四是呼吁人文知识分子以批评的方式来介入当下,拒斥大众消费文化对审美精神因子的褫夺,并恪守传统的价值操守,思考美学在后现代社会的价值重构问题,即承袭古典的美学理论,借鉴现代的美学精神,立足后现代的美学现实,融合生成美学的新形态,以使美学不至于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遭遇边缘化。
其他文献
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在同传统管理的历史比较中,对企业文化问题试作全面、系统地研究.
相信平时喜欢用云存储服务的米饭对Dropbox一定都不会感到陌生,它在同类服务中有着很不错的口碑.近期,Dropbox公司再接再厉,iOS版《Dropbox》迎来了更新,升级至3.0.2版本,升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
“逸品”一词第一次独立出现是在《梁·武帝纪》中,书中记载:“六艺备闲,棋登逸品。”①那么,在此之前“逸”与品鉴之间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尤其是它又是如何进
“现实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只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就难免得出多元化的理解。本文试图从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创造性、目的性等方面还原“现实的人”,使“人”力争成
1格里格及作品风格格里格(1843—1907),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挪威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6岁随母学钢琴,后经著名小提琴家奥勒·布尔
学位
现代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年代,如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在加强宣传、优化服务的同时,关键在于种子质量,而良种繁育工作又是保证
为以遥感信息更精确地反演水稻冠层更丰富的结构参数 ,建立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 ,本文计算并详细分析了水稻群丛结构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水稻群丛内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
人作为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相关论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诸如“人是万物尺度”的观点。中世纪宗教神学提倡“神是目的,人是手段”,排斥和压制人性。文艺复兴后出现的资产阶级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