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地震备灾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而科学合理的地震备灾行为可有效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现有研究文献证实了地震知识与风险感知对居民的地震备灾行为有显著影响;居民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救灾能力信任、备灾可获得的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帮助也显著影响他们的备灾行为。然而,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忽略了对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区域。基于此,在地震灾区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相关备灾行为领域,还能够为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村防灾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农村居民视角,通过先后两次进村入户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首先利用SPSS24.0、STATA16.0、Arc GIS10.2软件,采用因子分析、随机效应模型探讨四川省农村居民的地震知识和风险感知对居民采取备灾行为的影响。其次分析农村居民备灾现状,对农村居民采取的六种地震备灾活动建立MNL模型,探索救灾能力信任和备灾可获取的帮助对居民采取具体备灾行为的影响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为农村防灾规划与建设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震知识与风险感知均对居民地震备灾行为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善于获取地震信息并具备自主学习态度的居民,在平时更有可能采取备灾行为;对地震心理越敏感,感知地震结果越严重以及感知地震发生概率越大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高概率采取地震备灾行为。即地震知识与风险感知对地震多发地区农村居民的备灾工作有积极影响。此外还发现,学历高、不在本地出生、住宅靠山和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均使得居民采取地震备灾行为的概率增大。经历的地震强度越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备灾行为的意愿越小,即地震经验与备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有时被称为宿命论。(2)救灾能力信任和备灾可获取的帮助对居民备灾有着显著相关关系。一方面,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救灾能力信任对居民防灾准备呈消极的负显著影响。居民对各方的救灾能力越信任,采取备灾活动的可能性越低。另一方面,居民备灾可获得来自不同利益方的帮助与采取备灾活动呈显著正影响。居民备灾时可获得六类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备灾帮助越多,获得方式越便捷,其进行防灾准备的可能性越大。社会人口变量中,男性、学历高、年龄小、外地人更加倾向于备灾准备。此外,本文的两次实证研究还得出一致的结论:地点感(不在本地出生或近期搬来)和学历对居民进行地震备灾工作有重要的积极影响。针对四川省地震灾区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在未来的农村防灾减灾规划与建设中,需要开展更多形式的地震知识教育。地震备灾的宣传教育的渠道要多样化,内容要做到“亲民”、“接地气”。(2)增加软硬件投入。增设地震灾害应急相关电视节目;建立备灾工作小组。(3)提供切实可行的备灾物质性帮助(在广场、小卖部等人群较多的场所设置预警装置仪器等)。(4)采取激励政策。对积极采取地震备灾行为的居民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对居民参加救灾演练和知识讲座等活动的次数予以积分奖励,可在超市或小卖部兑换相应的商品。
其他文献
雪山峰南构造混杂岩带位于昆中深大断裂和昆南断裂之间,是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的一部分。本文选择东昆仑雪山峰构造混杂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运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对构造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变质变形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特征、形成环境及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雪山峰构造混杂岩带内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石塑性变形强烈,相较破碎
学位
塔河油田是我国大型海相油田,前人围绕该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和流体分布规律开展了多轮攻关和探索。但是对岩溶储层区域性变化,以及岩溶储层的控制因素认识不足,限制了区内岩溶储层的进一步预测和勘探开发,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岩芯观察、薄片鉴定以及钻井录井资料、地震资料、地化资料分析,认识岩溶储层特征,探讨岩溶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十区海西早期从东南部到西北部划
学位
雪隆包穹隆体主要位于汶川县、龙门山后山构造带上。雪隆包穹隆体是龙门山后山构造带上的重要地质单元,对整个龙门山大地构造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在研究区收集的充分的野外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雪隆包穹隆体及周边地区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应用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与构造解析学,并且以显微构造学为辅助,建立时间框架,明确相关构造现象所发生的时间区段。综合以上工作成果,系统地
学位
川西洛带气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凹陷东部的斜坡构造带,西面临近龙泉山北部的北东向构造带。洛带气田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现工业气流开始,至今已经勘探开发三十年,勘探开发程度较高,钻井数量已有近三百余口,想要稳定天然气产量输出已经极为困难。根据前人研究经验表明,如果单一利用井资料和地震资料是无法全面精确的表现天然气开采的有利区域的,也无法满足精细刻画的要求。为了解决稳产难题,同时更加充分的开
学位
环境与生态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2017年“8·8”九寨沟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九寨沟景区的生态地质环境产生强烈影响,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在政府部门牵头、科研团队和工程单位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多期治理工程对景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和修复,排除了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九寨沟景区正常安全运行
学位
软硬互层岩体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通常由不同岩性的岩层交替排列构成。较之于单一岩性构成或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软硬互层岩体的非均匀性及各向异性更为显著。这使得该类岩体的动力学特性受到各岩层的力学特性及结构面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川藏铁路建设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岩体,加之以上国家工程通过部分高烈度地区,因此软硬互层岩体动力特性及软硬互层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需要开
学位
近年来,针对川西北元坝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茅口组地质情况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导致元坝地区茅口组储层研究存在着成因机理认识不清楚、控制因素认识不全面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区域构造演化为背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了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展布规律,明确了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发育类型,探讨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学位
能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血脉,经济增长需要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来支撑。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国家倡导加快开发清洁能源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水气藏占我国天然气气藏总量较高,且普遍存在开采难度大,采收率较低的现象。有水气藏中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在钻完井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水封气,对产量损害严重,水封气如何解封是提高该类储层高效开发的关键。本文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渗流理论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
学位
HF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地区美索不达米亚盆地,可采储量达50~60亿桶。该油田的主力产层为白垩系Mishrif组,其中MB1-2层油层厚度最大。然而,MB1-2层以颗粒灰岩、生屑泥粒灰岩、粒泥灰岩与泥灰岩频繁互层为特征,层内非均质性极强。根据前期研究,该套灰岩沉积在滩与灰坪交互相,滩相发育范围小,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储层的有效预测,影响了后期注水开发方案的制定。因此,本论文以HF油田
学位
大港油田Z油藏温度为103℃、矿化度为29227mg/L,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5~0.7,储层非均质性强。目前,综合含水率高达96.7%,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采出程度仅为25.2%OOIP(原始地质储量)。而常规含聚合物化学驱油体系在高温、高盐苛刻的油藏条件下,驱油体系的增粘效果较差,提高采收率效果不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原位乳化可以有效提高驱替相粘度以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波及效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