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规划体系下的防震避难规划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各种城市问题也日益显现。而各种灾害对城市造成巨大的伤害,地震灾害更是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现阶段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灾前城市的工程抗震和灾时灾后的防震避难疏散对减少城市人员及财产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对工程结构抗震有大量的研究,同时近年来在城市规划领域做了大量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相关工作,但对于城市震灾的应急疏散,避难人员安置与保障等一系列的防震避难核心环节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城市防震避难内容仅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一个专题,其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建立城市防震避难规划体系,并编制实施城市防震避难规划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基于此,本文研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防震避难规划体系,并分析了防震避难规划要素,设定安全要求及应急对策;研究了避震疏散场所的设定方法及设计内容,明确应急服务设施、应急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设置完善避震疏散规划的管理等。具体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的体系研究。主要从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出发,结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出了城市防震避难疏散的要求,阐述了编制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同时总结建立了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的体系构架,提出了以避震疏散场所为核心,以应急保障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提出防震避难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体系,设定编制体系的三个层面与八个要素,设定管理体系的三个层面和五类管理,并对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的编制流程、步骤、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2、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与设计研究。针对避震疏散场所规划,提出了分类分级的设定要求、安全要求与应对措施,并重点针对避震疏散场所的分级设定及要求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了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选择数学模型,有科学性的针对在周边不同用地条件下随震后时序变化的避震疏散场所选择优化。最后对中心避震疏散场所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避震疏散场所设计,明晰了设计原则,提出了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并重点阐述了基础环节紧急避险地及最具代表性的中心避震疏散场所的设计,研究了功能布局、分区设置、安全要求、应急保障对策等设计内容。  3、针对城市防震避难规划应急保障设施进行了研究。对应急保障设施的避震疏散道路、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的内容、性质、设定原则以及设定要求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用地下疏散道路的选择设定与要求;对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的分类分级设定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设置要求。  4、防震避难规划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应急服务设施进行了研究。对应急服务设施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医疗、应急指挥的内容、性质、分类分级以及设定要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设置要求。  5、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管理体系的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的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避震疏散规划的特点设定符合城市防震避难规划的管理内容与管控措施。针对城市避震疏散的平灾转换等特点,研究场所日常与灾时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对场所分期开放设定建立了综合因子影响下的成本最小化有容量限制模型。  最后,文中例举了南通市的防震避难规划实例,阐述了南通市防震避难规划的具体内容与特点,例举了南通市避震疏散场所设定、应急保障设施、应急服务设施、规划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叙述了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设计的具体内容。
其他文献
城市综合管理绩效评价,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综合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实现城市管理标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伴随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既有线运力不能满足要求而亟待提速改造。在软土地区,既有线提速时往往面临路基沉降量大、路床病害多,路桥过渡差异沉降严重等严峻的路
该文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人工程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了混凝土碳化和氯盐侵蚀这两个环境指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材料学科的角度分析了预应力结构耐久性
加筋土是在土中加入抗拉材料,以改善土的工程性质.该文针对目前加筋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性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加筋土挡墙的性状及设计方法的研究.(1) 加筋土的离
如何评价损伤导致的岩体质量劣化已成为大型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托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7233)一类不对称发育的深卸荷形成演化机制,以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基本情况,针对当前国内城市普遍缺水的状况,提出了适用于宾馆类建筑洗浴废水处理的物化法水处理工艺,并设计了六种合理的工艺组合,对各个工艺对于
缓倾含煤地层斜坡在西南山区分布广泛,斜坡下部存在长期的地下开采活动,斜坡地形高陡临空且上陡下缓,陡倾节理面发育,具有“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地下开采活动
该文试图通过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相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比较,来提示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其优缺点.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支撑的布置将极大地影响结构的抗侧力
薄摸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是20世纪中期发展的起来的,是该世纪大跨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但中国的研究现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该文旨在通过该课
溪洛渡水电站装机1440万千瓦,双曲拱坝坝高278m,工程规模巨大。 高拱坝的结构特性及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是拱坝设计中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正在进行的溪洛渡工程重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