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声对小鼠下丘听觉神经元纯音反应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是动物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同类相互交流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媒体。听觉作为感知声音的特殊感觉提供了有声交流的基础。哺乳动物的听觉系统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可以从复杂的声环境中选择性地辨别某一特定的声音,并对其进行编码。对人类而言,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通过听觉获取信息更成为一种重要、快捷有效和不可替代的方式。听觉中枢各个核团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其中下丘接受多个核团的上行或下行投射,在听觉信息整合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皮层下最重要的听觉中枢。那么,在声音处理过程中,下丘神经元对不同声音,比如短声(click)和纯音(tone)之间的表达会不会相互影响呢?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部分所组成。声源振动引起的空气疏密波,通过外耳道、中耳鼓膜和听小骨的传递,引起内耳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经耳蜗螺旋器的感音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下丘是听觉中枢的一个重要核团,是听觉通路的中继站,它既接受来自低位脑干的上行投射,也接受来自听觉中枢的下行输入,研究表明这些投射可以分为抑制性输入和兴奋性输入。上行至下丘的通路主要起源于耳蜗核(cochlea nucleus,CN)、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er complex,SOC)、外侧丘系核(dorsal nucleus oflateral lemniscus,DNLL),形成单耳和双耳输入通路。下行至下丘的投射主要来自皮层(auditory cortex,AC)、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和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SC),这些投射关系构成了IC复杂的输入神经网络。   电生理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IC具有音频组构特征,而且等频区在IC分布非常有序,低频位于IC背外侧部,高频位于IC腹内侧部。下丘神经元在对频率编码时,不同部位可表现出不同的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curve,FTC),在下丘背部皮质的浅层和下丘外侧核,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表现为宽而不规则,而下丘中央核和下丘背部皮质深层的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比较窄。下丘中央核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可分为三类:①V型调谐曲线,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频率调谐曲线向低频区和高频区扩展;②U型调谐曲线,又被称为强度容忍性调谐曲线,其宽度随强度的增加变化很小;③封闭型调谐曲线,也被称为高阈值调谐曲线,神经元对高强度的最佳频率的声音不起反应,由于神经元在低强度和高强度都有一个阈值,从而形成封闭型的调谐曲线。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对频率的选择性随声源方向的变化而不同。在自由声场在水平面内由对侧转向同侧时,大多数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由宽变窄,表现为神经元的Q值由低变高,在声源方位依赖性的频率选择性的形成中,双耳抑制有很重要的贡献。短声(click)由时程为52~200μs的矩形直流电脉冲输出到耳机或扬声器产生。从耳机或扬声器发出的短声的时域特性来看,声学信号与电信号的波形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耳机或扬声器的频响范围有限,好像一个带通滤波器,将信号中极低和极高的频率滤除。短声的时间可短至数毫秒以内,其频谱范围很宽。短声的时间特性主要取决于耳机的瞬态响应特性,而不取决于电极脉冲的宽窄,后者与脉冲幅度一起决定冲击能量的大小,并影响短声的强度。短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例如,利用短声诱发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可以对受试者的听力水平和蜗后病变进行诊断。   本实验主要为开放声场给声方式,采用对侧耳给声,扬声器位于离动物对侧耳约10cm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是以自由声场的方式给声,我们将小鼠给声侧的外耳道填充琼脂,以减少同侧核团对IC中枢的信息输入。采用电钻去除覆盖同侧IC的头骨,暴露同侧IC,在IC组织表面覆盖液体石蜡,以防止组织表面干燥。采用尖端约1-2微米的玻璃微电极进行在体单细胞记录。实验结果结合膜片钳系统(HEKA,EPC800)放大器和Tucker-DavisTechnologies(TDT)系统3进行采集和分析。首先,通过TDT系统产生纯音(tone),其时程(duration)为50ms,上升-下降时间(rise time or fall time)为5ms,记录下丘神经元对纯音反应的感受野,再给予短声(click),时程为0.1ms,检测同一下丘神经元对click是否有反应,如果存在对click声反应,再给予相同的纯音,比较在给予短声(click)前后小鼠下丘神经元对纯音(tone)反应的变化情况。数据分析主要针对所记录神经元反应感受野(receptive field,RF)的重要参数进行,探讨下丘神经元在处理这两种声音信息时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小鼠下丘上记录到28个对两种声音均有反应的神经元。另外,在记录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神经元对click声不反应,但对纯音的有良好的反应感受野。我们以给声前后神经元RF的特征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CF)、最小阈值(minimum threshold,MT)、带宽(bandwidth,BW)、动作电位发放数(spike count,SC)等为观察指标,比较给予click声前后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某些神经元在给予click声后对纯音的反应发生了改变,其特征频率发生飘移,从原来的低频向高频飘移或从原来高频向低频飘移,且不再恢复,其RF的形状也发生改变。这些神经元的阈值都较给click声前有所升高,也就是说,在给予click声后,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需要更高的强度才可引起神经元放电;神经元反应感受野的带宽或变大,或变小;动作电位的发放数也发生改变。经过统计学分析,这些改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click可影响下丘神经元对纯音信息的处理,而且这些影响是不可逆的。   在听觉实验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听觉掩蔽(auditory masking)。掩蔽一般可以广泛定义为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感觉的干扰。当人耳受两个不同的声音刺激时,两个声音将相互影响,使其中一个声音不易被探测,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在掩蔽实验中,一个声音被称为目标或信号声,另一个声音被称为掩蔽声。根据掩蔽声和测试信号的时间关系,掩蔽可以分为同时掩蔽和非同时掩蔽两大类;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前掩蔽(forward masking),又称为顺向掩蔽,即掩蔽声在测试信号之前,后掩蔽(backward masking),又称为逆向掩蔽,即掩蔽声在测试信号之后。随着掩蔽声的强度增加,或检测信号的声强度下降时,我们会经历一个从听得见(非掩蔽时)到听不见的连续过度,它表明部分掩蔽可能发生。掩蔽效应有两个特点:第一,当掩蔽声越接近信号时,掩蔽效应就越明显,当掩蔽声远离信号时,掩蔽效应跟着减弱。当掩蔽声和探测信号相距足够远时,掩蔽效应随之消失。第二,前掩蔽和后掩蔽的作用时程不同。前掩蔽的作用时程为100-200ms,比后掩蔽10-20ms的作用时程明显要长。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click声可以使下丘神经元对纯音的反应感受野发生改变,说明听觉系统神经元在同时处理不同声音时,神经元本身对某一特定声音的反应特性会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争取支持,确立主流媒体地位各地地市新闻网站隶属关系不同,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困惑。从母体单位争取资源支持,从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成为了各地市级新闻
呋咱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含能材料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卤代苯并呋咱是一种重要的荧光探针试剂,可广泛用于细胞内硫醇、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以
本文以1,3,5,7,9,11,13-苯基-15-氯丙基POSS(POSS-Cl)与八(γ-氯丙基)POSS(T8POSS-Cl)为基础,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制备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POSS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三
由于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燃油超深度脱硫迫在眉睫。本文选择以双功能光催化吸附材料及其脱硫研究为研究主题,拟研制出高脱硫选择性的双功能光催化吸附材料。本论文主要涉及了双功能光催化吸附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脱硫性能评价,考察各工艺条件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光催化吸附脱硫机理。本文研究TiO2-CeO2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吸附脱硫。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辐射显著提高了 TiO2-CeO2的吸附脱硫性能,这主要是
耐辐射球菌最为突出的是其对电离辐射有超强的抗性,而电离辐射主要导致细胞内DNA双链断裂,其超强DNA修复能力使其成为研究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的一种理想模式生物。其细胞内重
新课程改革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基于学生与教师广泛的情感沟通与学习交流,这使教师的提问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
  吡咯酮在天然产物中是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单元,在药物研究中也作为一个药效结构[1]。多环吡咯酮衍生物作为天然产物被广泛研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2],如碳青霉烯类已经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黄酮类肿瘤血管阻断剂黄酮乙酸(FAA)和5,6-二甲基呫吨酮-4-乙酸(DMXAA)为先导结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芳基黄酮乙酸类衍生物,测试了其抗
会议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Computer Aides Drug Design,CAD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药物设计技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直接从受体的三维蛋白结构出发,设计与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