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淮海经济区为例,对其经济不平衡的格局、过程、结构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即从经济发展规模、水平、速度和结构四个方面对2000~2016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绝对不平衡、相对不平衡两个方面对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变过程进行定量测度;从产业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变效应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数理模型,对其不平衡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绝对不平衡的演变过程来看,2000~2016年间极差和标准差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从相对不平衡的演变过程来看,2000~2016年间,基于人均GDP的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区域经济不平衡经历了先扩大、再平稳、最后缩小的变化过程,但总体上呈现扩大态势。(2)对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不平衡进行产业结构分解,发现第一产业差异最小,整体上是呈缓慢上升的态势;第二产业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总体上是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由于产值份额的不断上升,导致其对总差异的影响持续扩大。对区域经济不平衡进行产业效应分析,得出产业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是影响淮海经济区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3)对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不平衡进行空间结构分解,认为2000-2016年区域经济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苏北、皖北、鲁南和豫东四大区域内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不平衡进行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淮海经济区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高—高”集聚区呈现从淮海经济区边缘区向核心区演化的趋势,徐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4)通过空间滞后模型(SLM)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认为资本投入、经济基础和区域发展策略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三大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