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制备及DNA存储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信息化的普及,现有的存储设备显然不能满足未来海量数据需要长期存储的需求。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一种天然的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寿命长等优点。但 DNA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降解,因此 DNA 进行长久地存储与读取需要人工的保护。而磁性荧光微球这种多功能纳米材料既具有出色的磁学特性,可实现待测样品的快速富集与分离,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在 DNA存储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本文针对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步骤繁琐、微球易团聚、引入复合材料后微球磁响应不强、磁性纳米材料易引起荧光淬灭等问题,围绕目前DNA存储方案中不能对DNA信息进行反复读取、主要为一次性使用、不可回收、并且制备成本较高、操作繁琐等限制展开研究,在二氧化硅微球、荧光二氧化硅微球、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制备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一种可开关DNA存储结构复合物,该复合物可温控释放DNA并可磁分离操纵,能够实现DNA信息的反复读取和保存,为DNA存储提供一种新型介质与技术。
  首先通过调节氨水、TEOS、水的用量及转速、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采用St?ber法利用TEOS在乙醇水溶液中能够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粒子这一原理,成功稳定可控地制备出了一系列尺寸梯度在100 nm到600 nm之间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球形度佳的二氧化硅微球。
  然后通过硅烷偶联剂APTES成功将Cy5荧光分子包埋进二氧化硅微球中,制备得到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抗光漂白能力优、染料泄露程度小的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并系统地研究了TEOS、氨水的用量、反应时间、荧光分子连接方式、Cy5用量对荧光微球形貌和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受到激发光照射后能够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受到氙灯1小时照射后,荧光强度仅下降3%。保存一年后,荧光强度没有明显降低。
  随后以制备的荧光二氧化硅微球为基础,通过静电作用力,使用layer-by-layer的方法将带正电的PEI与带负电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修饰在荧光微球表面,制备得到最外层为氨基修饰的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通过能谱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VSM表征等一系列表征方法,表明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Fe3O4磁性纳米颗粒成功修饰在荧光微球表面,并且制备的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超顺磁性与良好的磁响应性。
  最后在制备的约70 nm二氧化硅微球和约500 nm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的基础上,分别制备得到亲和素化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羧基化二氧化硅微球和羧基化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然后通过共价键将记录信息的 DNA 单链和与其互补的 DNA 单链分别修饰在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与二氧化硅微球表面,两者通过DNA杂交可自组装形成以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为核、二氧化硅微球为壳的可开关DNA存储结构复合物。该复合物在使用时可通过热变性处理打开DNA双链,并通过磁分离可重新得到偶联DNA的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和二氧化硅微球,对偶联记录信息DNA的磁性荧光二氧化硅微球进行荧光定量 PCR 和测序,其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相似度大于 90%,说明制备的可开关DNA存储结构复合物成功实现对DNA信息的读取,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可控、可回收的优势。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的增加成为了全球气候恶化的主要根源,它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过量的CO_2排放会造成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不平衡,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发展不协调。因此,迫切需要减少CO_2的排放。本文围绕生物质基活性炭(AC)复合材料的合成,对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进行优化,以制备最佳性能的生物质基AC载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负载Mg O和Al_2O_3来促进CO_2的化
学位
铅锌冶炼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如:SO_2、NO_x、重金属汞等。在大多数的铅锌冶炼厂中,通过接触法将高浓度的SO_2转化为硫酸,NH_3-SCR法将NO_x转化为N_2。而Hg通常伴生在硫化矿中,在冶炼过程中会以气态汞(Hg~0)的形式释放出来。尽管有部分气态汞会转化为氧化态(Hg~(2+))或颗粒态(Hg~p)并进入污酸渣中,但仍有大量的Hg~0会随制酸尾气排放
学位
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色素,广泛分布于头发、眼睛、皮肤等多种器官。它可以防止紫外线辐射并保护光损伤。其合成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酶反应。黑色素合成过度,会导致色素沉着,引发如色斑、黄褐斑、黑皮病等疾病,且病灶不仅发生在皮肤还会发生在脏器,影响人体的内分泌、代谢、脏器功能等,从而危害着人体的健康。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活性成分,然而这些药物都被证明或多或少的具有副作用,如
学位
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并且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如果能早期诊断发现肿瘤病灶,并及时进行靶向治疗将会大大降低其死亡率。现有临床应用的标志物敏感度较低,缺乏早期诊断的效能,因此探寻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成为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迫切需求。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10 nm之间的小囊泡,内部包裹大量种类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由于其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重
学位
学位
离子型有机化合物依赖于它们的离解物种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尚不清楚,这阻碍了对其环境行为和风险的认识。本研究比较了四种双酚类化合物(BCs)在石墨吸附剂上的吸附,特别研究了静电辅助氢键(CAHB)的作用。四种BCs的单点吸附系数K_d与局域轨道定位积分π超平面指数呈负相关,表明π-π相互作用是BCs在石墨吸附剂上吸附的重要机理。通过形态分布计算和p H依赖吸附模型,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表观吸附系数。
学位
在再生水中普遍存在的抗生素、抗生素耐药菌(ARB)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对人类和生态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ARB的快速繁殖和ARGs的垂直、水平转移更是让ARGs在不同宿主间广泛传播,抗生素耐药性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废水回收利用(再生水)成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然而,再生水中存在的抗生素、ARB和ARGs限制了对其的应用。如
学位
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的推进为我们带来了充盈的物质和多元的文化条件,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区域各方面的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之间存在时差,其中大气污染对环境污染贡献最直接,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污染为典型,干扰人们生产、生活,危害健康。在PM_(2.5)形成过程中城市化可谓一个诱导性因素,刺激着污染正
学位
纳米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纳米肥料或某些金属基纳米颗粒(Metallic Nanoparticles,MNPs)的添加既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又能防虫治病,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CuO NPs)和氧化锌纳米颗粒(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O NPs)作为两种常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