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进化提高PTE对神经性毒剂VX的降解活性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杀型神经性毒剂VX的绿色高效降解一直是军用洗消技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传统化学洗消剂对VX具有较好的洗消能力,但存在刺激皮肤、腐蚀受染装备表面、用量大、污染环境等问题,无法实现绿色降解。因此,需要探索具有对VX能够高效降解、对装备低腐蚀、无毒副产物产生和无环境污染等特点的新型洗消组分。磷酸三酯酶(PTE,Phosphotriesterase,EC3.1.8.1)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活性组分,对多种环境污染物具有强大的降解能力。但如果直接利用天然PTE作为VX洗消剂的活性成分,还需要解决PTE可溶性表达量低的天然缺陷,进一步提高其对VX的催化降解活性和催化稳定性。本论文以文献报道的对VX有一定降解活性的两种有机磷水解酶(即来源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strain TCM1)的sb-PTE和来源于微小假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2OB3)为起始酶,通过构建酶的可溶性表达载体,实现了有机磷水解酶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通过大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合成关基因(msb B)敲除菌株的构建,实现了有机磷水解酶的胞外分泌表达,为突变库筛选过程中酶与底物的充分反应提供基本条件;对高通量筛选系统的芯片通道、筛选准确率以及稳定性等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单细胞微液滴的微流控芯片超高通量筛选,液滴生成通量大于10 kHz,筛选通量大于2 kHz,错误率低于3%;在此基础上,通过易错PCR方法建立了PTE的随机突变库,利用荧光微液滴超高通量筛选方法实现了对突变库的快速筛选,获得对VX降解活性提高PTE良性突变体;对获得的良性突变体以生物被膜活体功能材料的方式进行固定化,进一步提升了酶的催化稳定性和环境耐受能力。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高效表达载体:以sb-PTE和2OB3为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含有麦芽糖促溶标签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中对两种目的基因进行异源表达,亲和色谱对粗酶液进行纯化,每升细菌培养液中分别能获得约10 mg和5 mg较纯净的目标蛋白,实现了酶的异源可溶性表达。研究了MBP-sb-PTE和MBP-2OB3对神经性毒剂模拟剂甲基对硫磷和神经性毒剂VX的初始降解活性,发现两种酶的活性中心为Zn2+时活性最高,但对含P-O键和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表现出降解偏好性差异。MBP-sb-PTE对VX显示出较好的催化降解活性,其降解VX的方式是断裂P-S键,产生毒性远低于VX的巯基化合物。以甲基对硫磷为底物时,MBP-2OB3显示出较好的催化降解活性,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pH8.5,对高温、较强酸碱条件、高浓度DMSO和盐溶液耐受能力较弱。2)构建胞外分泌表达菌株:采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了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细胞壁脂多糖合成相关基因msb B,构建了细胞膜渗漏突变菌株E.coli BL21(DE3)K-msb B,并将MBP-sb-PTE和MBP-2OB3的重组质粒转入敲除菌株进行表达。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该基因的缺失对该菌株的生长状态几乎没有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和胞外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表达体系可以实现两种酶的胞外分泌表达,且分泌表达的酶保留了酶的催化活性。3)建立基于荧光分选的单液滴微流控芯片超高通量分选方法:分别制作了微液滴生成、观察和分选芯片,荧光染料微液滴的生成通量可达10 kHz,液滴生成稳定,液滴融合率低,未出现破碎现象;两种染料液滴混合液的分选错误率仅为2.487%和2.741%。根据液滴内细菌数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的特征,调整细菌浓度获得了单细菌液滴。观察细菌液滴随着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发现,细菌细胞明显增殖并可以正常表达GFP蛋白。以GFP蛋白产生的荧光作为分选信号,实现了含细菌液滴与不含细菌空液滴的分离,分选精确度高,效果稳定。4)基于微流控芯片超高通量筛选的PTE定向进化:通过易错PCR随机突变库建立方法获得了大量突变体,采用微流控芯片超高通量分选与96孔板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获得的突变库进行了筛选。通过两轮微流控芯片超高通量分选获得的突变体经96孔板复筛后,得到良性突变体的概率超过96%。其中,突变体G314D不仅酶活力较高,并且其耐酸和耐高温能力也有不同程度提高。5)构建良性突变体生物被膜材料:构建了环境耐受性能优越的G314D生物被膜,并对其进行物理性能表征。相对于未经固定化的酶,生物被膜在相对高温、高pH、高盐或高有机溶剂体系中,均能保持80%以上活性,表现出更稳定的酶催化活性,有望大大提升生物酶材料的实用性能。该生物被膜材料可多次使用,具有很好的循环催化能力,经过5轮循环催化,活性仍保持90%以上。
其他文献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过科研人员对病人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样本测序,该致病因子被鉴定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 V)基因组序列有80%的相似性。病毒主要通过与宿主的血管紧张素酶2(ACE2)相结合后侵入细胞引发感染。截至2021年3月1日,SARS-CoV-2的迅速传播已经造成全
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的特点,是生物标志物即时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病原体、心血管和肿瘤标志物的现场检测。然而,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基于胶体金标记物的可视化检测模式存在灵敏度低、缺乏定量和多通道检测能力等应用瓶颈问题。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2~20nm粒径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其具有如下特点:无光致漂白作用,性质稳定,高量子产率;吸收光谱
现如今,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因灾难灾害、战争、伤病等因素造成的下肢伤残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员大幅增加。这类人群的日常活动范围十分有限,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的的搬运手段主要以介护人员的抬、抱、搀扶等,这种方式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使得转运过程中不仅会感到不适,而且容易出现意外,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介护机器人孕育而生。本文以护理转运机
背景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的功能,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并刺激黏附分子的产生,可以实现免疫细胞的招募和迁移。另外,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表达MHC-Ⅱ/肽复合物激活T细胞应答,从而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启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Ⅱ,MHC-Ⅱ)介导的抗原呈递在移植排斥、肿瘤和自身免疫病中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破坏性临床症状,其特征是广泛的肺损伤和侵略性炎症反应。目前尚不清楚涉及疾病发病机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在此研究中,我们将单细胞RNA测序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多种细胞因子定量分析的实验相结合,阐明了在蓖麻毒素气溶胶肺递送途径致毒诱导的ARDS小鼠模型中肺细胞的内在反应。我们发现功能异常的肺泡上皮细胞,表达炎症细胞因子基因,推测其可能会驱动强烈的免疫反应。我们还发现了具有促炎状态的
目前针对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手段仍是使用传统的阿片类药物,但是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在发挥镇痛效应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呼吸抑制和便秘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还具有成瘾性。因此,临床急需新的高效安全无成瘾性的阿片类镇痛药物。传统的μ阿片类药物是通过作用于μ阿片受体(μOR,μopioid receptor)继而引发下游介导镇痛作用的Gi/o蛋白通路的激活,但同时也会引起介导呼吸抑制和便秘等众多不良反应的β-arr
背景:百草枯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应用的除草剂之一,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由于误服或自杀等原因,百草枯对人类危害极强,中毒后死亡率高达80%90%,目前并无特效的解毒药。百草枯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的氧化性质,它进入人体后通过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类物质会伤害细胞线粒体,脂质,DNA分子,蛋白质,造成细胞死亡,但抑制活性氧,或使用抗氧化剂并不能有效解除百草枯的毒性。根据已有研究发现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生化战剂检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爆炸物侦测和环境监测等现场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现场检测分析仪器。根据质谱部分质量分析器的不同,目前市面上的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常可以分为四极杆和离子阱两类,相比而言,四极杆质谱具有定量能力强和重复性好等优势,因此更受人们青睐。而国内成熟的产品仅有便携式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仪,国内市场几乎被国外的便携式气相色谱-
tRNA是细胞内含量第二高的nc RNA,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高度保守性,是一类重要的看家nc RNA。t RNA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参与蛋白质的合成。ts RNA是指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t RNA经特定酶切后产生的片段。ts RNA在很多组织或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翻译调控,表观遗传,疾病与感染,细胞应激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s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但是,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谷物等粮食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具有分布广泛、性质稳定、难以监测、危害严重的特点,而传统大型仪器或免疫学方法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因而,开发一种真菌毒素高灵敏快速检测方法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尤为重要。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迅速,并加强了与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得益于镧系金属元素出色的发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