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建筑保养与修缮技术研究——以青岛水师俱乐部为例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现代历史建筑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有效的保养与修缮措施让其更加长久的保存下去,不但可以延续本地近现代建筑的活力,还可以通过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有效利用,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有效保养与维护,使之更大程度的合理利用,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对于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现代历史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特点,建造时间相对于古建筑而言较晚,没有经历过多的自然侵蚀和破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维护其利用率远高于其他文物古迹。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自然侵蚀和破坏的影响日趋显现,加之一些近现代历史建筑作为旅游景点,超负荷的使用,导致多数历史建筑的结构和装饰面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与老化。  由于特殊的历史阶段,青岛是我国近现代历史建筑遗存最多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在近年来的发展,历史建筑的原有使用功能、结构与材料本身的性能、内部的装饰装修可能无法适应当今现代社会的需求,如果单纯以损坏之后维修为主要原则,不但会造成建筑保护不及时,甚至还可能在施工中破坏建筑的结构本体,造成一定的历史文化的缺失。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保养与修缮,让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得以重生。  本文通过对青岛近现代历史建筑前期的调查研究,收集大量的原始资料与开展细致的测绘记录工作,通过科学先进的保养修缮施工技术手段更好地解决历史建筑的保养与修缮问题,使其延续建筑原有历史和外观,拓展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功能,达到修旧如旧、饰新溶旧的效果,激活其商业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传统风貌区的更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正遭遇“建设性破坏”的挑战。很多富有传统特色的风貌区因为经济建设的原因在较短时间内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特色随之丧失。在
南京新街口中心区是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商务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带,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快速聚集彻底改变了此区域的城市面貌和空间格局。德基三期超高层建筑项目基地正位于新街口中
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能源节约已成为时代的呼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系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我国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山地宾馆建筑在旅游大潮影响下越建越多,社会对宾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宾馆不仅仅是一个在景区的住宿地而已,它也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信息和地区氛围。山地宾馆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低、经济快速增长、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日渐明显。对于“NORC”配套设施规划
本文立足于研究如何在日照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通过对中国不同纬度五个城市的城市形态与日照关系评价,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1如何在满足日照标准的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歌剧院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歌剧作为发源于欧洲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文化积淀不深,我国歌剧的发展面临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难题。歌
青岛在公共租赁住房领域发展较好,“十二五”期间建成数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十三五”期间仍将是建设高峰时期。同时,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需求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产业化技术的结合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消费结构的改变,从而带动商业建筑的发展。商业建筑向着包含娱乐、休闲、购物、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多元化、综合性方向发展,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进行
在纵横交错、奔流不息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建筑作为“活化石”承载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它们真实的记载了历史的发展与延续。建筑是人类的庇护所,为人们挡风避雨,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