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伦·坡小说的寓意表征逻辑乃是基于对一种独特的视觉寓言所做出的回应,它强调用“视网膜的外围”去聚焦,以杜宾的“侧目而视”去审视被观察对象。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学认知理据,“侧目而视”不仅仅存在于故事层面(认知寓言),更存在于话语层面(叙述策略/“秘密写作”)、元语层面(基于“作者的读者”之批评策略)乃至于哲学层面(“南方闲游”)。这种视觉寓言既涵盖“视觉对象”(涉及爱伦·坡小说的“不及物美学”)和视觉距离(涉及爱伦·坡小说的“整体美学”),但更重要的则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过渡到第三个层面,也即“侧目而视”一方面如何与爱伦·坡所提倡的寓意接受方式(“暗示性的一瞥”)存在着本质上的契合,另一方面又是如何成为“秘密写作”赖以发生的文学认知理据并为爱伦·坡的小说寓意提供独特的表征路径。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拟从三个维度对爱伦·坡的“侧目而视”加以考察:(1)作为美学观的“侧目而视”;(2)作为批评/创作观的“侧目而视”以及(3)作为哲学观的“侧目而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美学观的’侧目而视’”。本章在基于“导论”中有关“视觉寓言”的讨论基础上首先着重发掘并梳理各种散见于爱伦·坡小说及非小说类文本当中的美学理念,具体分为四个层面:真实观、寓意观、情节观和读者观。其次,在“侧目而视”这一认知机制下统揽上述层面的美学实践价值(“读者观”将作为依附性因素而贯穿于其它三个独立层面的美学讨论当中),并得出以下结论:(1)爱伦·坡小说中的“真实”作为一种逻辑语义之“真”,包括偶然性的“事实之‘真’”(处于理想读者的“视网膜的中心”)与必然性的“推理之‘真’”(处于理想读者的“视网膜的外围”);(2)爱伦·坡小说中的“寓意”表征策略对应着理想读者在寓意接受过程中所实施的“暗示性的一瞥”;而这恰恰决定了“秘密写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爱伦·坡小说中的情节偏离作为“游戏之外的事物”非但不会损害作品的整体美学,相反倒能够使得故事情节在其蜿蜒琐碎的表相之下通往文本中预设的隐含寓意,进而为理想读者的“侧目而视”提供独特的解码平台。最后,本章还将着重探讨爱伦·坡在其创作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一种因“侧目而视”而带来的全局视野,并由此实现其小说在跨文本、跨主题乃至跨文类意义上的“体系美学”。第二章主要围绕“作为批评/创作观的‘侧目而视’”展开,力图以“作者的读者”(也即理想读者)之批评视野阐述这一视觉寓言如何在实践意义上成为爱伦·坡“秘密写作”背后的文学认知理据。出于例释之目的,本章将选取四个颇具典型意义的文本作为批评对象。其中,第一部分聚焦于《创作的哲学》这一最为经典的爱伦·坡“理论”读本与其经典推理小说(尤其是《莫格街凶杀案》)之间存在的内部契合与文本呼应,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诠释为一则以“《乌鸦》的‘发生’”为谜案、以诗学探讨为线索、以逻辑分析为手段的“推理故事”。第二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最鲜为论及的“长篇”小说《裘力斯·罗德曼日志》,通过观照爱伦·坡小说美学的独特肌理将《日志》的文本残缺视为其创作风格的合理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小说在关键节点上的“断裂”恰恰是深化其伦理内涵的绝妙之笔:小说的逻辑重心并非指向主人公如何穿越洛基山脉,而是通过其探险之旅反观印第安民族身份如何在白人拓殖进程中遭受剥夺;在此意义上,《日志》通过文本的残缺实现了其完整的伦理批判。第三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本人奉为“最佳”的哥特小说《雷姬亚》,通过分析指出《雷姬亚》中的叙述者是故事的隐含逻辑中心,他所代表的乃是一位正统的德国浪漫主义(追随)者;面对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从“冲动阶段”(雷姬亚)到“批判阶段”(罗温纳)的转型期,叙述者表现出了作为“人文困惑”隐喻的心理病症。第四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最常为研究的复仇小说《一桶艾蒙提拉多酒》,着重通过对情节中提及的“最后一块石头”进行隐喻性解读,还原故事在语义边缘地带围绕“整体美学”所设置的文学寓言。第三章旨在将“侧目而视”与爱伦·坡的地缘文化身份相结合,回答其小说创作中的“南方性”如何从根本上表征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阈限性”。本论文认为,爱伦·坡一方面与其他“旧南方”时代的南方作家一样经受了“民族文学”内部的“他者化”(第一次否定),但另一方面他又借助“走出南方”的姿态在区域文学内部实现了一次主动积极的“他者化”(这是一种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这种“双重否定”使得爱伦·坡有别于同时代那些仅仅在本土区域文化内部偏居一隅的其他文化异类(譬如梭罗),进而在社会观察层面上获得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先进性”。可以说,爱伦·坡对南方社会的介入方式正在于他采取了一种看似“非南方性”的悖论性姿态;他始终选择在南方世界的边缘地带徘徊,凭籍“侧目而视”的独特眼光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相对安全的批判距离对南方社会问题加以深刻的洞察。这使得爱伦·坡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闲游客”(在波德莱尔与本雅明的相关概念意义上),他在表面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中投射出一位南方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侧目而视”既是爱伦·坡小说“秘密写作”的重要认知理据,更表征着其在社会观察中所演绎的“闲游”姿态;而这一姿态与生俱来的“阈限性”无疑也是爱伦·坡小说获得其“南方性”的哲学渊源。
其他文献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或门诊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牛磺酸颗粒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根据吴瑞
目的:探讨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肿瘤指标)及影
目的评估早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肛肠动力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早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非盆底功能障碍者50例作为对照组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家居空气质量优化系统:在IAR开发环境下,采用TI公司的Z-STACK协议栈,以CC2530芯片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无线传感网络,采集室内空气温度、湿度
急性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临床中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年龄18~39岁,并有相对的季节性(多于春夏和秋冬交换季节),是舰艇部队的常见病。该病表现为张口困难,吞咽疼痛,面颊肿胀,可伴有明显的
为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耐寒性鉴定指标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筛选不同耐寒性马铃薯材料,采用电导率法和田间自然霜冻法进行鉴定,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0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
【正】 秦统一天下后,在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创建了专门监督中央和地方百官的监察制度。关于此项制度的内容和历代沿革,以及对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巩固所起的作用和
1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一般患者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化疗期间看到别人呕吐,自己就感恶心,甚至彻夜不眠,连用安眠药物都难以奏效.在悲观绝望之余,
基于数值模拟不同形状微通道内的混合特性,以此获得实验流道设计依据,并确定了截面1 mm×1 mm、长度为3000 mm的弯曲微通道反应器。以浓度为0.2 mol·L^-1的Na2CO3和
失眠为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备受困扰,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睡、醒后不易再睡、醒后疲惫或缺乏清醒感、精神状态变差等。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