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的制备及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ind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珍珠层(nacre or mother of pearl)是软体动物珍珠贝科或蚌科动物的贝壳内层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文石型碳酸钙,并含有少量有机质和微量金属元素。1992年法国科学家Lopez首先在研究中发现珍珠层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此后,大量研究均证实这种天然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学者们认为珍珠层的骨诱导作用来自于其中的有机质成分,其中全部或部分成分可能是具有骨诱导作用的信号分子。于是,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将珍珠层单一材料或以其为原材料制备的复合人工骨植入骨缺损部位的实验研究,这些包括将珍珠层块体植入骨承重部位和将珍珠层颗粒及粉末填充骨缺损的实验,以及将珍珠层复合人工骨植入大段骨缺损的实验,这些实验研究均显示出来源于这种天然材料良好的成骨效果。理想的骨组织植入修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有效充当新骨形成的支架,具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进而能有效促进骨形成,并能在体内逐渐发生生物降解,被骨组织替代,以达到完全修复的目的。随着对珍珠层材料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这种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其降解却足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经研究分析,这主要与珍珠层材料的理化成分及形态大小两种因素有关。一方面,碳酸钙盐在植入区域形成了弱碱性的环境,不利于材料的降解吸收;另一方面,当珍珠层的形态逐渐变小,由块状、颗粒状再到粉末状,其降解吸收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各种研究,人们发现,珍珠层这种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主要是建立在非特异性的理化溶解方式上,而活性细胞介导的吸收方式对于这种材料的降解作用有限。如何改善这种材料的降解性能,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骨修复作用,并被宿主新生骨顺利的长入替代,是当前在这方面研究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所采用的珍珠层粉,均是属于微米级的粉体,由此可知其内部文石晶片和有机质没有发生完全解离,被认为这是影响其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述,由于珍珠层的降解方式主要是建立在非特异性的理化溶解方式上的,可以认为随着珍珠层的粒度进一步下降,将会更有利于其降解。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材料——纳米人工骨也随之诞生,这种新材料的内部结构与天然骨相似,有助于体内的细胞及大分子对其进行识别,从而使得材料的生物活性、利用度和生物相容性得以提高。经过初步的实验研究发现,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活性,其生物活性优于微米材料。同时,由于纳米材料中的纳米粒子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特点,其降解性能也因此而得到了提高。本实验研究是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机械研磨法获得的纳米珍珠层粉与消旋聚乳酸,采用与以往相同的制备工艺,即溶剂浇铸、热压铸模、溶质沥滤的工序,复合成多孔结构的纳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由于机械研磨法制得的纳米珍珠层粉具有保留其原有活性成分的效果,并且其产生的弱碱性的环境与消旋聚乳酸降解后的弱酸性产物发生中和,从理论上分析将有利于这种新材料的降解吸收;将纳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与以往的微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进行比较研究,从材料表征和理化特性、体外细胞学试验以及动物体内植入试验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探讨这一新型天然纳米材料纳米珍珠层粉,与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消旋聚乳酸相结合,所制作的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物降解能力,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探讨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与微米珍珠层人工骨相比之下的性能变化及其应用的合理性;2.研究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3.观察纳米级珍珠层粉在大鼠骨缺损区的降解吸收情况和以其为原材料制作的复合人工骨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4.观察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作用。方法:1.材料制备:采用机械研磨法获得纳米级珍珠层粉,与消旋聚乳酸复合,按照溶剂浇铸、热压铸模、溶质沥滤的工序,制成中空圆柱体的纳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同法制作出实心圆柱体的微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2.材料表征测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级珍珠层粉与微米级珍珠层粉的实际粒径、以及这两种原材料制得的纳米珍珠层复合人工骨和微米珍珠层复合人工骨的孔径,采用比重法测量两种人工骨的孔隙率,并采用MTS858万能力学实验机对这两种人工骨进行生物力学强度的检测,对以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体外细胞学实验: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与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分别与传至第3代的成骨细胞共培养,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贴附情况,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在材料上生长情况,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与人工骨材料共培养1、3、5、7天后的增殖情况,共培养7天后,BCA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AKP试剂盒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4.原材料粉体及人工骨片体内植入实验:将纳米珍珠层粉及其与消旋聚乳酸复合制得的人工骨片,分别植入大鼠股骨骨洞及股部肌囊,同时与微米珍珠层粉及其复合人工骨作对照,并建立空白对照。于术后当天及第2、4、8周分别作X-ray摄片检查,动物处死前予四环素注射作活体荧光标记,处死后行大体、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5.人工骨植入体内修复大段骨缺损实验:将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植入新西兰白兔1.5cm的桡骨缺损区,同时与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作对照,并设立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当天及4、8、16、24周作X线、骨密度测量,动物处死前予四环素注射作活体荧光标记,然后动物取材作大体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制得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为3.5mm×3.5mm×15mm的、中央有一直径1mm穿通孔的空心圆柱体;制得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为3.5mm×3.5mm×15mm的实心圆柱体。2.通过电镜观察,纳米级珍珠层粉的平均粒径为50.4±12.4nm,所制得的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孔径平均为215.7±77.5μm,普通微米级珍珠层粉的平均粒径为5.0±3.0μm,所制得的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孔径平均为205.1±72.0μm,结果表明前者为纳米级粉体,后者为微米级粉体,而两种人工骨的孔径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比重法测得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和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的孔隙率分别是(65.4±2.9)%和(53.4±2.2)%,前者要高于后者(P<0.05);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为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与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在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方无显著差异(P>0.05),而前者的抗折弯强度低于后者(p<0.05)。3.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与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后,其各时间点CCK-8法检测值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成骨细胞均在第5天达到增殖高峰期;培养7天后,实验组细胞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后两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可见成骨细胞在两种人工骨上都有良好生长贴附能力。4.X-ray显示两种粉体在大鼠股骨骨洞植入第2周时都开始出现了降解,第4周时更为明显,纳米珍珠层粉较之微米珍珠层粉降解更快,而空白对照组骨洞阴影仍可见,至8周时,则所有组骨洞均己闭合修复,X-ray下已不可见原钻孔痕迹,恢复正常骨质密度;硬组织磨片四环素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纳米珍珠层粉植入组较其余两组在骨缺损区周围新骨生长速度更快,空白组速度最慢(P<0.05);电镜观察及常规脱钙切片亦可见到纳米粉体降解较快;由以上两种原材料制得的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与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在大鼠体内均与周围组织结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反应。5.X-ray显示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植入兔桡骨缺损区后其骨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植入的快,至植入术后2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接近正常骨密度,对照组骨缺损区密度较低,空白组则呈现骨不连状态;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术后8周、16周、24周实验组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4周实验组的骨密度值与术前所测得的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取材大体所见均显示组织相容性良好,骨组织逐渐由植入材料两端向中央生长;常规切片HE染色及硬组织磨片Stevenel’s blue/Van Geison’s picro-fuchsin联合染色均可见实验组骨缺损区长势优于对照组,至术后24周,实验组骨髓腔与材料已呈相交通状;硬组织磨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组材料在术后8周处于骨生长最快速时期,16周时速度开始减慢,术后4、8、16周时实验组的新骨生长速度均较对照组的快(p<0.05)。结论:1.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的制备原料纳米珍珠层粉采用机械球磨法制作,其粉体粒径达到纳米级颗粒的要求。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孔径及孔隙率,其生物力学特性达到了人工骨植入的性能指标要求。2.带有中空孔道的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在制备上更为合理,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发生溶质滤出不彻底的问题。中空体的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可增加人工骨材料与植入部位内环境的接触面,有利于内部物质的交换,并且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为促骨生长因子以及药物的承载空间。3.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属于一种无细胞毒性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分化功能无不良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功能,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同时,这种复合人工骨还具有良好的骨传导功能。4.纳米珍珠层粉较微米珍珠层粉在体内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这种材料的生物降解作用主要是发生在非特异性理化溶解的方式之上的。并且,纳米珍珠层粉的诱导成骨、促进骨组织形成的作用较微米珍珠层粉也明显增强。5.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纳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的降解性能及成骨活性,较之微米珍珠层/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与入院
RR序列的不规则性使时域和频谱方法遭遇许多限制。明显不同的信号经这些方法分析后会给出相同的结果。由于心率加速后通常是更快的减速,实际心动周长的曲线其增减波动并不对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80 例孕妇,其中62 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为GDM 组;55 例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为GIGT 组;63 例孕妇均糖代谢正
从合同双方的双重视角出发,研究了合同双方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模式Max-npv项目调度优化问题。在合作博弈中,承包商和业主基于合作的态度对项目调度进行优化,以降低项目成本,增
目的:观察50例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结论:全方体现了中西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多系统疾病,会影响肝外器官和整体代谢调节途径,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病以及慢性肾病的风险。NAFLD的进展形式称为非酒精性脂肪
生物传感技术在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需求。探索传感新机制,研制新型传感器件,拓宽生物医学传感应用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新
近几十年来,生物材料的研究从最初的惰性材料到生物活性材料,进而转向开发可原位诱导组织再生、器官形成的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丝素蛋白由于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易加工性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行业对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考虑经济和性能两方面的因素,单一材料已达不到实际的使用要求。铜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减摩性和导电、导
为模拟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成分,本研究以羟基磷灰石(HA)和壳聚糖(CS)为主要材料,利用间接快速原位成型(RP)、冷冻干燥和生物矿化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孔隙率和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