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干预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具有某些显著的肺外效应,可能与患者个体严重程度有关。肺部特点表现为不完全可逆,常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气道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气道炎症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细胞因子在气道炎症中有着重要作用。前列腺素E1(PGE1)是前列腺素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功能,近年发现PGE1可以通过抑制FNF—α、TGF—β1等因子的表达来拮抗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和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但对COPD气道炎症的影响未见相关报道。本课题通过观察PGE1对COPD模型大鼠气道中TNF—α和TGF—β1及动脉血气等因素的影响,为PGE1治疗COPD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通过观察PGE1对COPD模型大鼠动脉血气、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及对肺组织TNF—α、TGF—β1等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探讨PGE1对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气道内滴注脂多糖(LPS)和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治疗组在第2-28天(第15天除外)在熏烟前将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2ml溶于8ml生理盐水,按0.25ml·(0.1kg)-1从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28天后对大鼠行血气分析测定,然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炎症细胞行总数和分类计数,对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TGF—β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TNF—α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中FNF—α 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1.根据大鼠动脉血气分析及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判定所建立的大鼠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2.治疗组(88.36±2.26)mmHg、(84.19±1.82)%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较模型组(75.66±3.74)mmHg、(77.68±2.8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4.治疗组(5.655±2.131,0.819±0.310)×106/L 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模型组(10.556±2.996,2.417±0.687)×106/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730.750±53.758)pg/ml肺组织TNF—α含量较模型组(930.700±65.221)pg/m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331.000±77.08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组(2.250±1.165)肺组织TGF—β1的表达计分较模型组(5.900±1.37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0.700±0.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组(1.095±0.207、0.781±0.200)肺组织TNF—α mRNA、TGF—β1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1.448±0.266、1.063±0.20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0.723±0.137、0.365±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气道内滴入LPS和被动吸烟的方法建立COPD的大鼠模型符合人类COP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状况,动脉血气分析与肺组织病理学联合观察可以作为判断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标准之一。PGE1可以明显改善COPD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水平,减轻肺气肿改变;TNF—α和TGF—β1在COPD大鼠气道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多;前列腺素E1能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降低BALF中TNF—α的含量及肺组织TGF—β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中TNF—α 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对大鼠COPD的气道炎症起道一定的防控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为研究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制备β1亚基基因(SCN1b)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方法:将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的编码序列片段经PCR扩增后,插入经EcoRⅠ,BamHⅠ 酶切后的表达载体pCMV-loxp- lacZ-loxp-IRES-eGFP中,得到新的表达载体pCMV-loxp-lacZ-loxp- SCN1b-IRES-eGFP,NsiⅠ酶切线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对患者呼吸力学及呼吸末CO2分压(PETCO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除外),年龄35~50岁,手术时间均在1.5~2小时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人工气腹前呼吸参数设置均为呼吸频率(f)=12次/分,潮气量(VT)=8ml/kg。前三组患者皆于人工气腹后分钟通气量(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为有效的方法。由于角膜处于机体免疫赦免地位,角膜移植是器官和组织移植中最常见和成功率最高的手术,但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目前造成其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仍占10-30%,尤其在血管化角膜、角膜严重感染、大植片移植术、第二次移植等,免疫排斥率高60%。因此,如何降低和预防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已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
学位
第一部分目的: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的SUV值来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尤其是其对术后化疗的反应性。方法:使用18-F-FDG PET/CT对22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和/或术后病灶应用图像分析和视觉定量测得标准吸收值:SUV。术后病理证实其病理情况。术后常规铂类为主化疗6个疗程。通过对随着患者病理情况变化,其SUV值的变化的研究并结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
学位
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外老年斑形成、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变性脱失。老年斑核心成分为大量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β在脑内的异常沉积是AD发病较为初始的因素,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Aβ可通过诱导产生氧自由基使脑细胞膜系统的脂质和蛋白被氧化修饰,使活性氧增加,线粒体功能失调;通过
第一部分:荷人型淋巴瘤裸鼠“冷抗体”封闭后放射免疫显像、治疗的实验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淋巴瘤在成人恶性肿瘤中据第八位,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80%左右,大多数起源于B细胞,B细胞性NHL传统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但是多数很难缓解或缓解后又复发,所以针对位B细胞NHL表面抗原CD20而研发出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给患者带来了希望,95%以上的B细胞NHL有CD20抗原的表
学位
研究目的:1、研究Bmi-1、p16INK4a和p14ARF在膀胱癌细胞株T24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2、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Bmi-1、p16INK4a和p14ARF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初步评价三者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3、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mi-1的表达与p16INK4a和p14ARF的关系,初步探讨膀胱移行细胞
目的:在建立兔VX2移植瘤的基础上,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研究,探索PET/CT显像的最佳时间点;了解移植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观察兔VX2移植瘤氩氦刀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变化,并与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寻找氩氦刀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方法。  方法:将肿瘤细胞悬液注射到兔大腿肌肉内或将组织碎块包埋于兔的肝脏,观测局部肿瘤的生长情况,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在接种后不同的时段及注射
学位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前、后1年内血清TRAb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甲状腺大小及早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8年8月在我院核医学门诊接受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193例,男性52例,女性141例,男女之比为1:2.7。年龄范围为10~78岁(平均41.45±13.96岁)。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37±2.87月)。依据本组资料甲状腺重量的四分位间距,将其分为四组:
学位
目的:新AJCC的食管癌pTNM分期中,没有重视微转移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pNO期食管鳞癌血液微转移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共40名,术前已经抽取外周血做微转移检测标本,提取血液标本总RNA,将m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液标本mmp-7mRNA(和hTERT mRNA)表达,取得MMP-7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