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与卫“国”:1920年代上海宜乐里案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上海的宜乐里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1920年代加租风潮中一个个案,与其他的房东加租案在发生时间、纠纷原因、房客应对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同时,它还涉及到工部局越界筑路、中国的国土主权问题,这是宜乐里案的个性之处。  从加租勒迁风潮到房东撕毁县示为宜乐里案的第一个阶段。1923年底,房东郑伯昭加租不成,便决定拆屋重建,向沪北工巡捐局领取到了房屋翻造执照。宜乐里房客,则向宝山县署申请到了“不得恃强工作协逼迁移”之布告。不想,郑伯昭竟然串通洋商,公然撕毁县示。此举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上海六十四公团向官署联合请愿,要求严办此案。  1924年4月,以推放租界为收回会审公廨条件的消息甚嚣尘上,推广租界之事也使宜乐里案变得更加复杂,上海地方团体纷纷开会反对,共保国土。闸北人士为保持闸北国土,成立了国土维持会,它在后来宜乐里案的交涉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月底,房东所定的勒迁限期将至,房东房客双方矛盾升级。  5月初,宜乐里房屋被郑伯昭伙同工部局武装暴力拆除,这是宜乐里案的第二个阶段,也是高潮阶段。工部局的越权行为遭到华界舆论的一致声讨;而工部局却借《字林西报》辩称是为了处置“暴乱群众”。房屋被拆后,房客代表寻求各方援助。马路商界联合会、国土维持会等上海地方团体纷纷致函交涉使据理力争。与此同时,泰利洋行向会审公廨起诉房客代表,冯明权被租界巡捕强行拘留。  1924年底,宜乐里房屋翻造工程大体告竣,新屋退缩地面阔有数丈,工部局在此越界筑路,这是宜乐里案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越界筑路的交涉过程中,沪北五区商业联合会、国土维持会、沪北工巡捐局、江苏交涉公署等华界方面虽然做了诸多努力,但是,宜乐里最后仍然被工部局据为已有。  中文里的“国家”是由“家”和“国”组成的。宜乐里案中“家”即为房屋,房客的容身之处;“国”主要是指宜乐里的国土及管辖权。为了保“家”卫“国”,宜乐里房客和闸北人士虽然采取了诸如开会商议、集体请愿、联合抵制、官方交涉等多种解决途径,但这两次斗争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失败,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一,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弱国背景所决定的;二,官府交涉不力,对外国势力倾向于妥协;三,上海恰逢多事之秋,削弱了宜乐里案的援助力量。保“家”和卫“国”是宜乐里案国人抗争的两个层面。“家”即房屋的拆除,为后来的“国”土侵占创造了条件;而“国”的孱弱,又是“家”之被毁的深层原因。
其他文献
“留养资送”政策是政府救济流民的主要举措。清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专制体制发展到极限,救荒制度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面对灾荒时,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集
赵县县委党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在认真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调研和科研,先后写出了多篇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文章,现摘登其中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Leaders and teachers
灶作为房屋内用于取暖和炊事的重要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新石器时代灶址形制的发展演变,既反映了文化的变迁,又反映了区域的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不同时期、
传统酿酒业属于手工业史研究的范畴。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学界对此挖掘、整理颇多,但仍然一般描述多于学术研究,各类酒文化的书籍内容颇亦多重复。至于民国迄今酒业经济
学位
学位
十二月十七日,中共衡阳市委召开全市重要工作情况通报会。市委书记徐明华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胡国初,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伦策分别代表市委作全市重要工作情况通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学位
保甲制度作为一种基层组织制度,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研究相对薄弱。事实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的基础在基层,所以中国
学位
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彩绘或刻划符号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学者和古文字研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形态各异的符号极有可能就是中国汉字的起源。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