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生计转型研究——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村为例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沿海沿边。新时代研究京族生计具有助力兴边富边、助推稳边固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多重意义。京族生计呈现转型特征,该转型在海洋生态和文化社会构成的空间内,在国家-族群的权力关系中,历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京族渔业传统源于生态适应。明清时期生活所迫的先民捕鱼至东兴市巫头、氵万尾一带。岛屿无人居住且渔业资源丰富,岛屿靠近陆地,地方市场有稳定的渔粮交换机制。该地长期处于边陲地带,人口流动频繁,不同民族迁入此地形成共居的权力关系。缺钱少人的京族先民无力参与土地、贸易的竞争,只能缩居岛屿维持传统生计,并延续同族聚居和翁村制村落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1885年中法战争后中越勘界将氵万尾岛、巫头岛等沿海岛屿划为边境线,现代意义的国家边境形成。边境属性带动边境贸易,随后时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东兴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物资援助、金融往来的西南通道中转站。金融、商业、工业兴起催生早期意义的“城镇化”,渔业生产也因此资本化,翁古集团通过特权积累财富掌握渔业生产资料,逐步以雇工制取代互助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平等、区域民族自治制度杜绝了民族对立遗留的历史问题,稳定了边境政治空间,为进一步经济改革打下信任基础。卫生、教育的国家公共服务彰显国家善行,提升政权公信力。合作化改造而形成的生产队、人民公社取代翁村,京族政治精英取代翁古维护村落秩序。京族渔业恢复、农业兴起。改革开放与中越关系正常化为京族多元生计提供机遇。食品消费升级带动渔业生产快速恢复,技术交流促进京族弃农养虾、进行海蜇加工。20世纪90年代中越经济相互需求催生的边境贸易为语言、关系网络优势的京族提供就业机会。重商的族群文化影响京族生计选择,高回报的生计类型使得京族快速致富。二十一世纪初期迫于其他生计持续困难,京族逐渐转向技术门槛低、在地优势大的旅游服务。勤劳、智慧的族群文化形成低价竞争策略,吸引追求性价比的地方客流,逐步打响市场品牌。政府与此共振,以京族文化、边关风情为品牌,加大公共投入,提升金滩旅游知名度。氵万尾村变成旅游村,村民完成旅游生计转型。乡村振兴要求氵万尾村旅游“提质增量”。产业升级、资本下乡、网络营销推动旅游服务职业化、信息化。京族文化为品牌的特色小镇建设在主体性发生二元双向运动,被重视和被排斥并存的京族生计一方面在提升技术含量以适应外部要求,一方面在寻求内部庇护来表达抗拒和不适。京族生计具有族群性特征。个体感知的环境带来压力与身份焦虑增强个体生计转型动机,行为模仿源自族群先行个体的生计改变带来的示范,生计转型路径沿着社会关系形成家庭、族群内部式生计链条。生计及其生计转型是国家-族群-个人交互的机制反馈,国家以制度权力为指引赋予族群-个体生计空间,个体依赖族群形成一致性主体生计。因此生计转型需要关注制度权力对个体、族群生计的影响,注重赋权与赋能相结合;也要关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提升民族文化内涵与认同,避免过度消费带来的文化丧失。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维持城市运转的“技术系统”,现当代基础设施是建构城市空间、形塑城市生活的关键要素。电梯、地铁、物流、互联网等软硬技术已彻底打碎了我们对于城市物理空间的连续感知及其组织结构,甚至接管了过去由建筑学所承担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类基础设施筑就了当代建成环境的人文底色与物质基础,裹挟其中的建筑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在特定维度与尺度中的事件。本文从这一视角进入基础设施,是希望针对城市建筑学在当代所面临
学位
为探究某城市工业园区中氯碱企业钡在土壤-地下水的吸附特征与迁移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采用ArcGIS分析钡在工业园区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钡在土壤-地下水系统的吸附、迁移规律,并采用人体健康风险指数模型评估工业园区内土壤-地下水中钡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钡主要集中在氯碱企业区域,土壤中钡最高浓度达25 000 mg·kg-1,平均浓度为1 584 mg·kg-1,远超区域土壤背景值
期刊
从十九大党章修订到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再到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合乎中国共产党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发展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重大政治决定,它客观地反映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进步的政治成熟、理论成熟、思想成熟,具有深厚的政治
期刊
<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但目前看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为此,本文在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方面做出了一些研究,提出了有关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1.转变陈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
期刊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能够对人体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精确成像,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CT扫描辐射剂量过大,会增加人体罹患癌症的几率。目前,降低辐射剂量常用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减少扫描角度,采用稀疏角度的扫描方式。但稀疏角扫描方式得到的投影数据不完备,直接通过成像模型的逆向求解会导致重建图像产生严重的条状伪影。因此针对稀疏角度的CT重建问题,通常采
学位
科学技术是促进公民发展的基础素养,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其继续学习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融合核心素养,重点阐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与途径,通过两者的融合策略与方法,让学生更快融入科学科目的学习中,旨在扩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空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进入小学科学课堂。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也越来越现代化和新颖。根据教材的需要,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直观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会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在解决科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时,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为此,每个小学科学教师都要积极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议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探究活动和主动学习,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实践、研究和思考,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和谐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以和谐为人类共同的审美理想,并把中西方美学发展史视为从古代和谐、近代崇高到现代辩证和谐的运动过程。在生态美学兴起后,和谐美学发生了生态转向。本文试图以西方美学中的生态和谐理想为线索,根据审美生态观探索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生态之维,并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出评价。全文由绪论、结语和七章组成。第一章“生态和谐概说”,提出分析西方生态和谐观时可以参考的角度。第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