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奇佛塔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建筑,由塔门、塔身、平台、伞盖等部分构成,其中塔门上的浮雕最为引人注目。大塔塔门上的浮雕最大的特点是不出现佛的形象,并以线性叙述和连续式的方式展示佛陀一生的四件大事:诞生、正觉、说法、涅槃,以及本生经故事和其它内容。桑奇大塔建立之前,恒河流域正在经历着农业-城市化运动,摩羯陀地区的王国逐渐演化为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西北地区成为印度本土和外界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至阿育王时期,国家由对外扩张转向和平建设,阿育王提倡正法,支持佛教建立寺院以吸纳边缘人群进入主流社会。本文旨在对桑奇大塔东门中的“降服毒龙”浮雕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探讨当时印度社会中的边缘人群和佛教作为社会流动渠道吸纳边缘人群的作用。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论。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桑奇佛塔和古代印度边缘人群的研究状况。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佛教产生前后的印度历史和宗教状况,以及孔雀帝国和阿育王时期的对外交往、治国政策和当时社会中的边缘人群情况。第二章对桑奇大塔和塔门雕刻做细致的介绍,包括大塔的构成、塔门的构成、塔门浮雕的特点、塔门浮雕内容。本章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浮雕中的佛传故事做系统整理。第三章对大塔东门浮雕“降服毒龙”提出新的解读,通过分析浮雕反映的历史信息得出结论:当时印度桑奇地区存在三类边缘人群——婆罗门修行者、森林部落和阿修罗-波斯人。同时,边缘人群可以通过信仰佛教进入主流社会,佛教成为社会流动的渠道。最后,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