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的α衰变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离β稳定线的新核素合成及其衰变性质研究是核物理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在质子数Z>82,中子数N<126的缺中子核区,α衰变研究是获得原子核结构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发现偶质量的N=124和126的同中子素中存在自旋宇称为8+的同核异能素态。这个态由于受到处在质子能级f7/2上的质子和处在中子能级f5/2上的中子的相互吸引而成为闯入态。为了寻找216U的8+同核异能素以及合成出更缺中子的U的同位素。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兰州充气谱仪上开展了新核素216U和215U的实验研究。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80W(40Ar,xn)220-xU(x=4,5),实验合成出两个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目标核由熔合反应产生后从薄靶中反冲出来,在飞行中被兰州充气谱仪从大量的本底离子中分离并偏转到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对目标核的注入以及随后发生的α衰变进行探测。探测器上产生的信号经电子学处理后被数据获取系统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保存下来。实验采用能量-位置-时间关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目标核进行寻找和指认。实验观察到新核素216U的两个α衰变态:一是基态(0+),它到子核212Th基态(0+)跃迁的α粒子能量为8.384(30)MeV,半衰期为4.72-1.57ms;二是自旋宇称为8+的同核异能素态,它到子核212Th基态(0+)和激发态(8+)跃迁的α粒子能量分别为10.582(30)MeV和8.182(30)MeV,半衰期为1.31+1.80-0.48ms。根据这些测量到的216U的α粒子能量,实验确定了216U和212Th的8+态的能级分别为2239keV和2445keV。对于新核素215U,它的α粒子能量和半衰期被测定为8.428(30)MeV和0.73+1.33-0.29 ms。通过分析,这一衰变被认为是从215U的基态到子核基态的α跃迁。此外,实验还观测到了已知核素217U的两个新的α跃迁,它们的α粒子能量分别为8.210(30)MeV和8.098(30)MeV。  本文还介绍了在兰州充气谱仪上开展的另一个尝试合成新核素211Pa的实验40Ca+175Lu。虽然没有观察到新核素211Pa,这次实验却改善了212Pa的衰变数据,为下一步继续研究211Pa提供了重要的截面信息。另外,本文还对重核区缺中子新核素的实验研究中涉及到的产生机制、分离设备、测量技术、鉴别手段、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粒子对撞机开始用于研究基础物理领域,伴随着新粒子的不断发现以及技术的提高,对撞机向着高能方向不断发展。2004年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宣布下一代直线正负
阿尔法磁谱仪-02(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02)是位于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的大型磁谱仪,能够高精度、大接收度、长曝光时间地对各种宇宙线进
期刊
本论文对强钉扎高温超导体临界电流的鱼尾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章概要地叙述了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历史及近年来高温超导材料磁通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磁性存储也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记录密度在逐年提高。在磁记录密度提高的过程中,铁磁(FM)/反铁磁(AFM)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质量的起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标准模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Higgs机制和Yukawa耦合,使费米子和玻色子都获得了质量,但到目前为止,实验上还是没有观测到Higgs粒子。手征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隧道谱技术被发明以来,其在非常规超导机理研究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隧道谱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是研究超导能隙、赝能隙、电子-玻色子耦合等的重要手
本文对分别应用结构函数、ScarglePeriodgram、Jurkevich、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光变曲线折叠方法对BLLacertae的B波段观测量进行了中等时标的周期测试。结果表明有可能存在一个
期刊
本文介绍了通过软光刻技术(soft-lithography)为主要手段来制备PDMS的微流体芯片的方法,包括光刻,塑模,粘合等几个核心技术工艺。同时针对生物物理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