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和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以及转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Bt和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另外也研究了单、双价转基因棉田小区实验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1.Bt在高浓度下对齿唇姬蜂有强致死作用,主要是因为Bt对齿唇姬蜂的寄主—棉铃虫幼虫有较强的杀死作用,从而导致寄生蜂的大量死亡。Bt在亚致死浓度下,寄生蜂虽然也能正常发育,但和对照相比,其卵和幼虫期、近似蜂幼虫重、茧期、茧重、蜂成虫重和蜂成虫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2.以Bt对棉铃虫幼虫的亚致死中浓度和亚致死中浓度的10倍为实验浓度,饲喂齿唇姬蜂成虫,结果显示:和对照相比,Bt对齿唇姬蜂雌、雄成虫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Bt对寄生蜂没有直接影响或是影响很小。 3.在齿唇姬蜂寄生前和寄生后用转Bt基因棉叶饲喂寄主棉铃虫不同时间,观察转Bt基因棉对寄生蜂的卵和幼虫期、近似蜂幼虫重、茧期、茧重和蜂成虫重有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寄生前后饲喂时间的延长,寄生蜂的以上各项发育指标和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4.单、双价转基因棉相比,在棉花生长前期均对棉铃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抗虫性差异不显著;但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双价棉的抗虫性要显著优于单价棉,具体表现在双价棉田内的棉铃虫幼虫数量显著低于单价棉田内的幼虫数量。单、双价转基因棉田内非靶标害虫的数量多数显著高于常规棉田内的害虫数量;而天敌的数量多数又显著低于常规棉田。这说明:转基因棉和常规棉相比,更易造成非靶标害虫的猖獗危害和捕食性天敌数量下降。单、双价转基因棉相比,影响差异因虫而异。两种蚜虫的寄生性天敌在棉田发生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即随着棉蚜的消长而变化,单、双价棉田对这两种天敌的影响差异不大。转基因棉由于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的抗性,所以对以鳞翅目害虫为寄生对象的寄生性天敌的影响比较大;但单、双价转基因棉田相比较,差异不大。 5.单、双价转基因棉田害虫优势种群变化较大,棉蚜、棉粉虱、棉叶蝉和跷蝽等刺吸式害虫取代棉铃虫而成为主要害虫;天敌优势种和常规棉田相比无明显变化,都是蜘蛛类、草蛉、龟纹瓢虫和小花蝽。 6.单、双价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常规棉田而优势集中性则高于常规棉田。这说明单、双价转基因棉田的稳定性不如常规棉田,对于环境变化或群落内部波动的缓冲作用较弱。而双价棉田和单价棉田相比,多样性和均匀度前者均高于后者,优势集中性前者小于后者,这说明双价棉田的稳定性要优于单价棉田,缓冲作用也较大一些。 7.从三种棉田捕食性天敌主成分分析结果比较来看,共同点是:草间小黑蛛和小花蝽是棉田早期控制棉铃虫的主要天敌,草蛉是棉花后期控制棉铃虫的主要天敌。常规棉田和转基因棉田不同之处在于,龟纹瓢虫在常规棉田的控制作用更加突出,在棉花生长中后期(棉铃虫的2、3代发生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因为有了阳光,世界变得生机勃勃;  因为有了女性,生活才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面容。  她们有温婉柔情的一面,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她们也有果敢坚毅的一面,用不服输的精神担负起與男性同样的社会责任,她们就是新时代的新女性。她们的“新”体现在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敢于在困境中求变,勇于在坚守中创新,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用大爱守护百姓健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不同的
期刊
高等真菌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在天然产物农药研究迅速发展的今天,其已成为继微生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之后研究的另一热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在前期对高等真菌杀虫活性筛选中发现洱源丛枝瑚(Ramaria eryuanensis)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鉴于此,本研究以洱源丛枝瑚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其中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分离,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1.洱源丛枝瑚子
“山东在中国质量奖的评选当中表现非常优异,很多省经过努力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这在全国是非常难得的成绩。”在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中国质量奖评审专家、浙江大学教授熊伟这样说道。截至目前,山东已有2家企业2次获得中国质量奖、22家企业25次获得全国质量奖,这些获奖企业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助推了山东的质量强省建设。  走在质量领域前沿  对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的进步予以奖
期刊
期刊
陇东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该区域表土层松散易坍塌,漏失严重。为了提高钻探效率,满足地质施工设计要求,将以前大口径准152mm分段取芯然后扩眼到准165mm,改为小口径准77mm绳索取
期刊
在田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转Xa21基因水稻、受体水稻皖A和常规稻汕优63三个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转Xa21基因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Ⅱ、Ⅳ型表现为抗性,高于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利用Br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突脐孢属种系统发育研究;利用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核苷酸序列对苹果煤污病与蝇粪病病原进行多样性分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