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输矩阵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由于具有材料重量轻、制作成本低、加工性能好以及低的环境负荷等优势,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多年来,提高光吸收效率一直被认为是提高OSC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新材料的合成,而利用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如干涉原理,微腔效应等来提高器件光吸收的报道却相对很少。同时提高电池的光吸收也是提高器件外量子效率一个基本因素。另外,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入射波长往往大于各层薄膜的物理厚度并且由于入射光在薄膜内部相邻各界面层的多个反射与折射,光的干涉效应对活性层的光吸收影响很大,因而电池的光吸收效率与活性层的材料组成、入射波长、器件厚度及结构等是密不可分的。而通过光学模拟则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预测相关电学性能。如今,传输矩阵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光学模拟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性能研究。本文首先基于传输矩阵法的光学模型以及Matlab软件,简单模拟分析了一种倒装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内部各层厚度、入射角度以及器件结构对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物理机制。结果表明以上各因素对电池的吸光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参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把微腔结构引入到一种双层异质结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中,并探讨了电极对活性层的光吸收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把微腔结构引入到双层异质结电池时,对于入射电极,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主要受其反射相移的影响而非其透射率;而当把正负折射率交替的光子晶体引入到电池中作为背电极时,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和背电极反射率、反射相移都有很大关系。最后,模拟分析了一种以硅为衬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并重点探讨了硅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折射率匹配层厚度,传输层厚度对活性层光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SiO2/Ag为背电极,Ag薄膜并外涂一定厚度的折射率匹配层作为入射电极的硅基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微腔效应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活性层厚度,且可以代替传统的以Glass/ITO为入射电极的的太阳能电池;通过调节折射率匹配层与传输层到一定厚度可以适当增加活性层光吸收率。本文的研究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相关结构的设计以及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支架蛋白JLP在小鼠B细胞上CD40诱导信号通路活化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索支架蛋白JLP在CD40诱导小鼠B细胞信号通路及后续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磁珠分选法
<正> 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与文学、绘画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历代文人、画家吟咏、描绘的对象,而中国园林以追求诗情画意著称,因此梅花在园林
为探讨西安会展经济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会展经济发展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并运用AHP法对西安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价.认为西安市会展
探讨英国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近半个世纪非凡的职业生涯.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他的生活与挚爱.他通过使用多种技术手段与媒介,展
利用生物技术回收利用海产品加工副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充分回收利用海产品副产品,既可回收废弃资源保护环境,又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产品
系统研究了 8种热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对环氧树脂 /玻璃布预浸料经预热固化、紫外光固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70酸酐为预热固化剂、碘 盐为光引发剂 ,用玻璃布 /环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含量,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L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LC-C18(4.6mm×12.5mm,5μm)为预柱;流动相为0.25
1 注重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设计多层次的探究性问题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强调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
石墨烯(Graphene)是由sp2杂化的碳原子构成的单层蜂窝状二维网格结构物质,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储能、电子、光电复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方面。氧化还原法工
通过对湖北广电网络公司面临形势和任务的探讨,阐述以下主要观点:尽快实现"全省一网"是湖北广电网络振兴的基础;强力打造优异的电视主业是发展的根本;积极参与"智慧湖北"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