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大变形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隧道工程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工程难题,当在填海区地层中进行浅埋暗挖隧道的修建时出现了地层大变形的问题,如何保障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安全十分重要。进行填海区隧道开挖地层大变形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依托厦门海沧海底隧道陆域段工程进行研究,通过地质调查、现场监控量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等方法对填海区隧道开挖大变形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总结了填海区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的典型特征,分析了隧道开挖后地层大变形的影响因素,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填海区富水复合地层暗挖三心圆断面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考虑富水土.岩复合地层及隧道断面几何特征影响的地表沉降主要影响角的修正形式,推导了填海区复合地层由于开挖失水固结沉降产生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
  (2)开发了数值模拟建模辅助软件,开展了多种工况下的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围岩应力释放地下水渗流作用是填海区隧道产生大变形的关键因素,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时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234.8mm,比不考虑地下水渗流时增大了约45.2%。拱项围岩主要的应力释放集中在中导洞上台阶开挖过程中,同时,在此阶段拱顶围岩孔隙水压力几乎完全消散,应力的释放和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引起地层变形加剧,并向上传递至地表引起明显的地表沉降。此外,还分别研究了爆破振动荷载及地表行车动荷载对填海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表行车动荷载的主要影响范围在地表以下10m以内,地表行车荷载对地表变形有较大影响,地表沉降大小及沉降槽宽度均有所增加。
  (3)研制了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复合地层的相似材料,分别确定了填海区回填土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三种相似材料的骨料、胶结材料及调节剂,进行了填海区地层三种相似材料的正交试验研究,分别对三种类型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定性分析了各项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确定了可以模拟填海区杂填土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的相似材料的配比方案。
  (4)研发了填海区隧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还原了填海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动态施工过程,揭示了填海区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的演化规律。各施工阶段中,中导洞上台阶的开挖对拱顶位移和地表沉降影响最大,中导洞下台阶的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小。拱顶的围岩应力状态可以分为匀速释放、急剧释放、基本稳定三个阶段。随着隧道各分断面的开挖,拱顶围岩的孔隙水压力在不同施工阶段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阶梯状耗散,中导洞上台阶开挖后洞周孔隙水压力几乎完全消散,拱顶竖向变形的变化速率、围岩应力释放速率和渗压的耗散速率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5)揭示了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大变形机理,填海区特殊的岩土体性质、水文条件是驱动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大变形孕育发生的基础条件和根本原因,由于开挖产生的应力释放和地层失水固结则直接造成了填海区浅埋暗挖隧道大变形的形成,爆破施工扰动和地表行车动荷载扰动是造成围岩大变形的次要因素。
  
其他文献
街道是一个城市系统的骨架和基本结构,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逐渐成为衡量街道尺度的标准,人们在街道中的体验感逐渐减弱。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到强调城市环境治理的现阶段,其中住区街道作为连接住区和城市的重要路径,其环境品质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以居民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住区街道空间构成要素,提升住区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是
学位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一大批轨道交通项目相继建成。轨道交通枢纽的周转速度快导致人流数量巨大。与其他交通节点相应空间不同,附属于地铁车站的商业空间独具优势。同时,进行地铁附属商业开发有助于弥补地铁投资运营上的亏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而中国内陆城市地铁商业开发较晚,地铁商业开发还缺乏完善的规范指导,出现了较多的视听环境问题,由此导致了商业驻留意愿低下问题,背
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中国城市中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代表的城市老城区养老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养老逐渐成为一种家庭负担更是社会负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之一,它以社区为依托成为容纳老年人活动、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载体,是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实现老年人自身价值、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以北京市核心区
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因地制宜提出改造内容和标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如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已贯彻实施。本研究为哈尔滨的老旧社区外部空间适老性改造提供研究依据,以哈尔滨市花园街道辖区为案例,深入研究哈尔滨市老旧社区外部空间适老性改造问题。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空间句法和日照模拟,分析居住街坊、步行路径、河沿空间、露天集市、运动场地、历史建筑保护街区等六大类型空间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吸引力影
学位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能源行业的中心。随着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输电塔-线体系作为高压电能输送与分配的载体,朝着大跨越、高塔体的方向发展,结构所具有的轻质、高柔、小阻尼特性使其对风荷载更加敏感。近年来,强风作用导致输电线路的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线路一旦失效,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秩序。因此,对输电塔-线体系开展风振控制研究,确保风荷载作用下输电线路的正
混凝土作为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采用宏观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因此近年来兴起了建立混凝土细观模型模拟其力学性能的方法。细观模型可以从细观层面上对混凝土破坏时裂缝的萌生、发展乃至贯穿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多数细观模型中,对各相材料的材料参数随机分布的考虑多是基于单元,忽略了个体间的材料属性的差异,使得模型结果同试验现象有所偏差,因此,本文对传统混凝土细观模型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既对临近平行既有隧道、车站的内力和变形产生影响,又受其大刚度遮拦作用的影响。因此,研究基坑开挖与既有平行隧道、车站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优化设计,对保证开挖基坑及既有结构安全、进行集约化设计至关重要。论文明确平行地铁基坑近接结构群影响机制,分析现有设计手段的局限性,采用现场实测、有限元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基坑开挖与临近隧道、车站的相互影响,得到平行地铁基坑近接结构群的相互影响规律,
学位
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能源,越来越成为中国大力发展的主力能源,大力开发水电资源既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举措,又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水能资源理论的储量还是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设备的容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国水电资源总量的3/4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活动断裂发育,地质环境复杂,加之高山深谷的地形地貌,使得大多数工程项目处于大埋深高地应力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TEM)已在工程勘察、海水入侵调查、金属矿和地下水勘探、地质调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获取直观、准确的地下介质电性分布情况,学者们研究了多种数据解释手段,早期多依靠定性判断、量板和视电阻率成像手段获取粗略的地电分布,后来采用反演的方法处理瞬变电磁数据,获得地下电性分布模型。  地球物理反演往往存在多解性,解决地球物理反问题的一个关键因
学位
接地长导线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有许多半航空瞬变电磁系统在岩溶隧道勘察以及矿产勘探等领域成功应用的案例,但对于该方法的数据采集设计,即有效探测区域和观测区域设计方面相关研究较少,同时在数据处理解释方面大多沿用其他传统电磁法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案,缺乏配套的针对半航空瞬变电磁的数据校正处理系统,上述不足极大的限制了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的有效探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