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速公路长距离下游瓶颈路段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高速公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主动交通流控制策略的研究也在日益发展,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入口匝道控制与可变限速控制。当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处于拥堵时,通过入口匝道的流量控制可以避免交通拥堵加剧,快速消除拥堵,降低延误。可变限速控制通过在瓶颈上游路段调节限速值,从而能够改善拥堵、避免通行能力下降和提升效率。
  近年来对于高速公路瓶颈路段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高速公路长距离下游瓶颈的研究较少。在许多实际的场景中,由于入口匝道或可变情报板的有一定距离的下游存在上坡、弯道、隧道、桥梁以及车道减少等瓶颈,下游通行能力较小制约着路段交通流效率。此情况下,在上游控制区域的动作及其对瓶颈位置处的交通流动力学的影响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时间延迟,带延迟特性的被控系统的控制难度随滞后程度的增加而加大。这种情况对控制策略应对时间延迟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在高速公路主动交通流控制中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研究的交通流控制策略是把控制区域作为主要的考量,难以消除因为时间延迟带来的控制效果降低,本文专注于提高长距离下游瓶颈的通行能力的主动交通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高速公路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速公路长距离下游瓶颈的交通流特征,本研究提出了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对非线性、迟滞性的控制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将该策略运用于入口匝道控制、可变限速控制,该控制策略由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组成。在Matlab中实现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利用模糊规则对PID控制器的参数Kp、Ki和Kd进行自适应整定,使被控对象保持在良好的动、静态稳定状态。在本研究中,通过交通流仿真模型评估了高速公路主动交通流控制的效果。元胞传输模型(CTM)能够在交通环境中模拟微观仿真器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宏观模型的优势,面对周期性瓶颈(如通行能力下降)中观察到的独特交通流现象,元胞传输模型可以较好的定义。元胞传输仿真模型(CTM)在Excel中用Visual Basic宏语言搭建,对宏观交通流的实时运行状态、高速公路几何特征参数等进行了模拟,并且模拟了高速公路关键交通流特征与现象。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与元胞传输仿真模型搭建成交互的平台,实时输入输出交通流数据。为了更好地模拟控制效果,在元胞传输模型中开发了三个不同距离的下游瓶颈,测试在不同下游距离瓶颈的控制效果。从交通运行优化控制、不同下游瓶颈路段控制等角度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与容量-需求控制策略、比例-积分(PI)型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仿真计算对比。
  结果表明,从减少运行时间的角度分析,在入口匝道控制中,所提出的算法在稳定需求场景中将总运行时间减少了41%到43%,在波动需求场景中减少了38%到42%;在可变限速控制中,所提出的算法在稳定需求场景中将总运行时间减少了 29%到 31%,在波动需求场景中减少了 32%到36%。从交通运行优化控制的角度对比分析,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效果高于容量-需求控制策略和PI型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能力强,动作精度高等优点,对于具有时间延迟的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长距离下游瓶颈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优先发展公交,提倡公交出行是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各大城市都在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和实施公交优先的政策和技术措施。挖掘用户出行特征,掌握乘客出行规律,能够给公交企业、政府部门制定吸引客流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公交系统原始出行数据复杂,蕴含丰富的用户出行特征。在揭示乘客出行规律的实际工作中,没有完整的应用体系用以深入挖掘多源数据并全方位地描述公交用户,对公交用户的刻画精度往往不高、
学位
交通震荡(又称“时停时走”交通现象)是微观交通个体行为的群体表现,即车辆减速-加速过程中运动波向上游传播的现象,常伴随快速路的交通拥堵现象出现。深入研究交通震荡演化机理对于揭示快速路交通拥堵传播机理、制定拥堵疏导和控制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缺少微观数据支持,目前关于交通震荡演化与车辆微观跟驰行为特性的内在关系尚未厘清。本文以视频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的高精度车辆行驶轨迹数据为基础,对交通震荡
学位
目前道路BIM领域现有的BIM设计软件如Openroads,Civil3D,Revit等均已经实现了设计阶段的 BIM 化,但不支持后期管理和养护等阶段数据的集成,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在探索中。  为实现道路后期运营、管理和养护等阶段的数据和资料支持,本文进行了沥青路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本文阐述了采用高速公路的路面评价方法和检测数据进行研究的合理性,研究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特性,分析了苏沪
学位
对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基的力学特性对路面上部结构的使用寿命与路用性能有明显影响。由于路基土的力学性质主要依赖土粒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掺加外加剂等手段加强土体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可以提升土体强度与刚度,在工程中有较强的应用前景。路液公司生产的路液土壤固化剂,是一种以高分子共聚物为粘结剂、并掺加无机填料的复合固化剂,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渗性能,可有效处理各种路基土。本文通过开展固化剂稳定黏土的微观
学位
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和运营决策的关键。对新建高速公路来说,远景交通量预测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建成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不仅决定了高速公路的工程规模、技术等级等建设标准,也为项目通车后的收费管理提供了依据。因此,科学合理的预测新建高速公路远景交通量显得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实际交通量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预测结果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不仅降低了项目的投资
学位
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飞速增加,在给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停车换乘作为一种组合交通方式,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也不断完善,缓解了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为研究停车换乘系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停车换乘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情况,总结了多个国家在停车换乘发展历史中遇到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当前交通发展的情况,分析论证了停车换
城市道路状态感知与预测是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核心关键之一。对于管理部门,需要对城市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预测,提高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对突发交通状态进行快速辨别和快速应对;而对于出行者,提前获取道路的交通状态信息对于出行者路径选择、缩短出行时间、避免交通拥堵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受限于数据质量及采样率,现有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感知集中在中观的路网层面,缺少从微观层面对路段交通状态进行精细化
雨水入渗后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将产生动水压力,反复冲刷引起沥青混合料粘结性能退化,出现早期水损害。本文通过饱和沥青路面有限元宏观模拟、沥青集料界面室内试验和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模拟,将多尺度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基于动水压力和沥青集料界面理论开展了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相关研究。  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动态荷载下流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出行需求急剧增加。这一现象对城市路网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交通事故数逐年上升,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汽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在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长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进一步加剧的现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限制机动车出行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在此期间各大城市陆续新建地铁轨道交通。
依托江苏省交通厅科研基金“整体碳化技术加固高速公路浅层软弱地基应用研究”(2018T01),应用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技术,选择常宜和宜长高速公路部分浅层软弱土地基,采用现场试验、长期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施工设备研发,结合现场试验、加固效果检测和路基荷载下的监测,形成了施工、监测和质量评价技术。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针对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研发了整体碳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