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折流板-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COD可达20000mg/L,成分复杂,具有生物毒性,并且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温度较高,是水处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抗生素的代表青霉素生产的实际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废水中所含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冲击负荷,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一生物接触氧化(BCO)组合工艺进行水质处理系统研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利用ABR-BCO组合工艺处理青霉素生产废水是有效的,菌种驯化成熟后,组合工艺可以得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8000mg/L,B;C<0.3时,系统的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85﹪和81﹪。 ABR反应器能够实现在同一个系统内完成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的生物过程。其中,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在ABR系统的前段格室被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前段格室作为产酸阶段存在;后段格室内产甲烷菌进行产甲烷作用,完成有机物的降解过程。良好的相分离现象保证了反应器在处理高浓度青霉素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也防止了产酸阶段的低pH值对后续产甲烷过程的影响。 ABR系统是一种阶段化多相厌氧(Staged Multi-Phased Anaerobic,简称SMPA)反应器。ABR内的独立单元能够培养出适合该阶段的厌氧细菌群落;系统产生的气体独立排出,互不混合;反应器的不同格室之间的流程较接近于推流式(PF型);独立的格室单元由于产气的存在而呈完全混合式(CSTR型)。ABR所具有的推流特性和青霉素废水中含有的NH<,3>-N、SO<,2-><,4>的水解形成的碱度使得系统具有足够的碱度缓冲能力,防止了产酸阶段pH的下降对产甲烷菌的影响。 BCO工艺由于生物膜表面的好氧微生物和内部的兼氧、厌氧微生物的存在,在保证高效的有机物降解的同时,能够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有效去除废水中的NH<,3>-N及TN。 总之,试验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生物接触氧化(BCO)组合工艺处理青霉素生产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拓展了两相反应器在处理具有生物毒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其成果对青霉素生产废水及类似的抗生素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铸钢节点是近几年来随着大跨桁架结构体系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节点形式。铸钢节点受力明确、直接、承载力大、减少了节点板、节点球的次应力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因其特有的性能,
通信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抗震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在地震后是否可以顺利向灾区外传递救灾需求信息,在震后救灾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进行通信系统地震易损性研
核电站安全壳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的研究,都需要有安全壳结构地震反应实用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手段,本文开展相关研究,分别给出了安全壳结构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区广,震中分散,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强度目前尚未达到准确的预报水平。抗震防灾目标是减轻建筑的地震破
本文首先综述了复合地基及复合桩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概况,通过对深厚软土地区几种常用桩型应用情况及经济性能的比较,指出现行的几种常用桩型都不同程度地在承载能力或经济性上
随着以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代表的缆索承重体系大跨度桥梁的不断发展,颤振失稳已经成为桥梁抗风的关键问题。由于桥梁本身及其所处风环境的不确定性,桥梁颤振的发生也是不确定的。
本学位论文以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为依托工程,研究了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体系的应用。  首先回顾了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单一的预报方法和简单预报方
本文以基于FORM的有限元可靠度方法为基础,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平面钢框架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抗震可靠度问题做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水利水电事业蓬勃发展。压力钢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输水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当一根钢管需要供应多台机组、或者需从钢管中引走一部分流量供其它用途时,便需要设置岔管。压力钢管末端的高压分岔管结构是典型的空间薄壳结构,是水电站的咽喉,分岔管的设计是钢管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岔管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岔管结构的型式、岔角的参数选择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及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加上岔管种类繁多,不同的岔
桥梁检测得到的信号中,含有很多虚假成份,要得到可靠的信号数据,就要对测试数据预先进行滤波处理。本课题讨论了多种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对比了各种滤波器设计方法用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