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明一代非常重要的巴蜀文人,杨慎学术思想渊博,著述宏硕,对明清的文风和学术思想有较大的影响。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将从渊源、本体、影响三个方面对杨慎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作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将杨慎的文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文学特点,及其对明清文风的影响;并且通过分析杨慎文学活动对明代巴蜀文学的影响,既有助于对整个明代巴蜀文学研究的深入,又能彰显杨慎文学创作中独特的巴蜀地域文化特征。具体内容如下。一杨慎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本章旨在从杨慎哲学、所受蜀文化和家学的影响三个层面,由大及小探讨杨慎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具体分析杨慎对宋明学风的批评,杨慎对宋代蜀文化的论述,杨慎家学渊源考释。二杨慎的文学思想。基于学界对杨慎诗学思想研究较为成熟,本章旨在对杨慎文学思想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杨慎文论的具体主张和杨慎《异鱼图赞》的文体学意义。三杨慎的文学风格。在对杨慎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杨慎的诗学主张、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杨慎“博雅宏丽”的诗风和“俊而葩”的散曲风格,对杨慎“以曲入词”现象展开辨析。四明清对杨慎的批评。本章拟从三个层面研究杨慎对明清学风和文风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对杨慎学风和文风的批评,可视为传统思想的批评代表,是严格的经学至上;明清著名的文人对杨慎诗歌的选评,以此代表文坛主流对杨慎的接受;李调元对杨慎著述的编辑和批评,是巴蜀学人对杨慎接受的代表,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明清对杨慎的接受。附论杨慎生于蜀,长于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巴蜀文人多有交游,在文学上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本附论的三篇文章,表明杨慎对明代巴蜀文学有所影响。具体包括:杨慎《明故待封君南潈张公墓志铭》考;杨慎张佳胤交游考;陈以勤《皇明诰赠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潈张公暨配封太恭人沈氏合葬墓志铭》考释。
其他文献
从成兆才著名的评剧版本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的改编版本,再到2007年的电视剧,《杨三姐告状》的传播经历了三个文化时期,所带来的有关文化、艺术、道德之间的关系
“创新”是中国纺织服装业最关注的热点,前不久,由中国织织工业协会组织举办的“春季纺织服装业大联展”又勾绘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创新图谱,彰显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创新的思维,突
春江花月夜为初唐诗人张若虚之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流传至今,该诗已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等数种语言。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翻译美学根植于中国本土,有鲜明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护理干预方法。结果通过制定的护理干预方法,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ButThat用法探讨张鑫友笔者在拙著《That·That·That-That用法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89)中曾对butthat的某些用法作了一些介绍。近年来,笔者继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现就个人收集到的有关内容对butthat的用法作一深入
随着FLAER高灵敏度流式细胞仪诊断技术和补体C5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许多学者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人源型抗C5单克隆抗体的
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独特的建筑技术、文化意蕴,代表了东方建筑体系的灿烂成就,是一笔珍贵的遗产。中国早期土木结
本研究通过识别老年男性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抗原表达特点及比例,鉴别异常细胞并辅助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收集88例正常老年[中位年龄82岁(70-98岁)]男性外周血,,同时标记7
<正>2014年5月10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天士力控股集团承办的"2014大健康文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天津隆重开幕。
本文就合成磺酸盐的原料和工艺条件对磺酸盐性能及选矿效果的影响作了全面地介绍。认为胶质沥青质和蜡是有害组分,抽出油的平均分子量选别铁矿石以440~500为宜;提出了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