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土层锚固体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锚固界面变形的可视化,直观揭示土层锚固体应力传递机理,本文开发了一种半圆柱体锚固体界面力学特性实验装置,该装置能模拟土层锚固体的轴对称特征。利用二维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获得随着锚固体荷载增大,锚固体及周边土体位移场和应变场的分布规律,揭示了随着锚固体位移的增大,锚固体周边的土体剪切带的形成、贯通及演化特征。实验表明,锚固体的位移带动周边土体变形主要出现在靠近锚固体的一小薄层范围内。这层变形的土体的具有范围小、变形连续、大致呈线性分布。随着锚固体位移的增大,锚固体周边的土体的剪应变带是从局部、泛散的区域到相互连通以至贯通的过程。在这剪应变带中,最大剪应变量大、沿径向呈对称分布,具有显著的剪胀效应等特点。本实验为岩土工程轴对称问题可视化实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实验所获得的锚固体周边土体的位移及应变特征为土层锚固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锚固体界面本构关系的建立以及数值模拟中界面单元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本实验采用利用试验机进行加载的半圆柱形的锚固体界面实验装置,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反映锚固体及周围土体的轴对称受力特征,又实现实验过程中锚固体和土体界面变形的可视化,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岩土力学实验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2)本实验采用二维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进行土层锚固体界面力学特征实验,获得锚固体周边的土体全场位移数据,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及渲染软件,得出的位移和应变图像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和全场性的特点,能满足实验成果分析的要求。(3)随着锚固体位移的加大,锚固体带动周边的土体产生锚固体轴向的位移。该位移沿径向是连续分布,没有出现“滑脱”现象。锚固体周边的土体产生的轴向位移主要锚固体周围一小部分范围内(<10mm),并且呈线性分布,而之外部分的位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4) 土层锚固体荷载传递与变形过程实际上是锚固体周边剪切应变带的形成贯通的过程。随着锚固体位移的加大,剪应变区域由初始的局部、泛散、不均匀逐渐沿锚固体轴向扩大,相互连通,最后贯通,形成完整的剪切滑移带。(5)剪切应变带位于锚固体表面之外的土体中,具有宽度小、最大应变量大、应变分布变化大等特点。(6)锚固体周边的剪切应变带表现有显著的剪胀特性,这一特征由径向土压力传感器及径向位移都得到验证。剪切应变带剪胀效应所产生径向压力的特点是:随着锚固体位移增大产生线性增长,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就保持常数,不能继续增大,与锚固体的荷载位移曲线相似。本文所获得的锚固体周边土体的位移及应变规律对研究土层锚固体荷载传递规律,建立锚固体界面本构关系以及在数值模拟中构建界面单元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结合近年来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设计了由导师组团队联合培养单元、教学科研融合培养单元与多源学术交流培养单元构成的军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平台,实现了导师组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北京鸭和樱桃谷鸭4个群体共400个个体与脂肪性状相关基因(A-FABP基因)、北京鸭2个群体共238个个体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PRLR基因)的遗
  对目前军队院校与部队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分段培养"的角度对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合培养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
  对目前军队工科院校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养问题的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方法,并对研究生国际视野培养的主要目标进行了梳理。
  对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研究生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明确课程设置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无论是在横向的地理空间上,还是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之中,都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良好的中日关系上,
期刊
  随着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的变化,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结合第二军医大学校博士生课程改革措施,论证调整博士生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并进行实证分析
自从宋元以后,文人画成为画坛的主流,画家描绘的题材也基本上以自然景物为主。于是,山水、花鸟画发展很快,而人物画进展甚微。本世纪初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美术萌发,以人
  在科学技术、新军事变革迅猛的冲击下,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与挑战。然而,当前研究生的学术、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创新性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研究不够。论述了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然而,“干旱”这个普遍存在的非生物因素却严重制约了玉米的产量。在我国,每年约有50%以上的玉米栽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干旱缺水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其生长造成伤害,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耐旱基因转入到玉米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