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商标词的认知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ang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以前的研究大部分仅停留在描述的层面上,鲜有触及到该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即便是对其构词理据的解释也不尽全面、系统。 鉴于上述研究的不足及商标词在市场经济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及有关隐喻和换喻的理论对英汉商标词进行认知研究,以期从理论上证明隐喻和换喻这两个人类共有的认知机制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并为汉语商标词国际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作者认为商标词是一种认知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汉商标词,本文旨在探讨英汉民族在商标命名时的认知心理,即,英汉商标词的共同之处。 本文首先回顾了商标词的一些研究现状及英汉商标词共有的特征,譬如:其历史进展、基本功能及分类。英汉商标词的发展大致都经历了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臆造词三个阶段。因此,它们也可以相应地分成三类。其功能主要是:辨别产品、提供产品信息、质量保证及广告效用。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商标词反映了人类语言及思维的本质。运用有关隐喻及换喻的认知理论对英汉商标词的细致研究,作者认为英汉商标命名均涉及了“生产”和“广告”这两个理想认知模式,且它们为商标词的种种构词理据提供了更为系统的解释。在“生产”这一理想认知模式中采用的一些概念换喻,如“产地代产品”、“生产者代产品”、“原料代产品”解释了英汉商标词中大量以生产者、产地命名的专有名词商标及一些以材料命名的商标词。随着经济的发展,商标词逐渐成为广告的一种重要手段,“广告”这一理想认知模式引起了作者的关注,特别是其中的产品名字、消费者及广告者之间的关系。正是隐藏于消费者背后的概念换喻“抓”同隐藏于商标词背后的概念隐喻“兴趣”之间的互动使得广告中如此命名的商品具有吸引力,并导致了消费者最终购买行为。也正是这种认知心理过程使得英汉民族均趋向于采用具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寓意美好的普通名词及没有明显意义但发音独特或词形美观对称的臆造词为商标词。 然而毫无疑问,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同商标命名者的文化背景对商标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商标词中隐喻性和换喻性词组的基础,文化决定了对于什么隐喻和换喻将应用在商标命名中及隐喻映射中源域里哪些特征能突显出来并最终映射到的域上去。这在本文第四章予以了具体论述。根据文化显像在英汉商标词的体现,本文从不同的符号、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发展及历史、不同的信仰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文化之于英汉商标词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关乎新生群体学业过渡期间环境适应问题的改善,但长期以来,高校往往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部门或辅导员来干预,重点为那些在适应上有明显适应不良症
个体安全感作为其他人类安全的基础,是研究基层社会和一线生活的重要起点,而个体危机事件正是考察个体安全感的切入口。本文以面对生命安全这一人类的生命安全底线作为试金石
四川省内江市城管局发竞标公告拍卖人行道经营权引起各方强烈反应,许多人认为人行道是公共资源,怎么能拿出来牟利呢?更何况,作为公权部门的城管局,权力是公众授予的,拍卖人行道经营
随着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大力倡导绿色环保发展中,需要对建筑行业、交通业、工业等领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范,以便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环保的需求。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增权理论的基本概念有一些分析和探讨,但对于增权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为数甚少。本文从分析增权理论的基
产生、发展于西方社会土壤的赋权思想,移植到中国社会的现实处境之下,不能不考虑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本文讨论赋权的概念及其发展,以及尝试从批判反思的角度,重新思考赋权理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有权从政府和社会得到救助,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对相关伦理救助理论的介
小组工作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对小组工作的结果评估,在提高小组工作的服务品质及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新生特训
频发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伤害。一方面考验着国家的赈灾救灾应急体系,另一方面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针对受灾人民的心理康复和社工服务工作也考验着广大的NGO组织
以前使用的油管堵塞器在投堵后,靠井内压力撑开堵塞器卡瓦和胶皮来封堵油管。在起下管柱时,由于井内压力的变化及作业时管柱的振动,堵塞器固定卡瓦易松开,被井内压力顶出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