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关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宣告了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立场和决心,为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踏实的基础。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标志着气候变化国际法从软法框架发展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义务规范体系。经过艰苦的谈判和利益交换,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时至今日,《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的减排承诺期已临近结束。气候变化国际法前期发展的丰硕成果并不能消减后京都时代(2012年后)气候变化国际法面临的巨大困难和障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立场,各个国家集团的利益分歧,气候变化作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种种因素都导致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敏感和危险的时期。本论文在回顾气候变化国际法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价值取向、核心问题和交叉问题,并对2012年后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展望,同时也对我国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文分为导言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由六章组成,全文共计21万余字。导言部分除了对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进行阐述以外,使用了相当篇幅介绍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背景。气候变化本身是一个自然现象,需要科学理论和工具进行观察、分析和预测。讨论气候变化,不能完全脱离科学和技术背景,该特点直接影响了人类对于气候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间接影响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虽然人类社会已经承认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也已经或即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预测在科学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论和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正文第一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与演变”。本章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产生历史,并对公约和议定书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在肯定其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同时,也对公约和议定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本章同时对2007年以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了介绍,包括巴厘岛会议、波兹南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以及刚刚结束的坎昆气候大会。除了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活动之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世界银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同样对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正文第二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价值取向与原则体现”。本章分为三节,分别阐述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三大价值取向,即公平价值、效益价值和效率价值。在论述三大价值的同时,给出了体现该价值取向的针对性原则。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公平价值需要兼顾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因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该价值的最好体现。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效益价值要求在不阻碍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利益,可持续发展原则成功地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糅合成一个共同理念,满足了气候变化制度的环境效益价值。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效率价值期望通过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分析,使得人类能够运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成本效益原则作为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手段之一,已经获得了各成员国的普遍认可。正文第三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核心问题述评”。该章围绕气候变化国际法制度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和讨论,篇幅较为庞大。该章首先对负有盛名的《京都议定书》灵活履约机制进行了分析,即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约机制、排放交易机制,同时将欧盟泡的集体履约机制加入到灵活履约机制体系当中。该章第二节则对气候变化的四支柱问题,即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四支柱问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减缓是气候变化国际法规范的传统内容,适应问题也逐渐得到了缔约方的重视,资金和技术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本章第三节专门针对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履约机制进行了论述。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履约前景并不乐观,《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独具特色的遵约机制是否能够起到效果,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正文第四章为“气候变化与其他国际法部门的交叉问题评述”。气候变化作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环境问题,必然与其他国际法部门发生联系。在国际环境法领域,里约三公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的联合履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而气候变化对湿地、世界遗产、森林、动植物保护等产生的显著影响,使得气候变化问题与多数国际环境公约发生了有机联系,国际环境公约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成为将来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国际法律责任而言,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应当承担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赔偿义务,但是国际责任问题本身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气候变化损害适用国际责任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客观困难,短期内难以改变。气候变化严重侵害了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虽然在国际层面上没有专门的法律文件,但部分司法案例已初步确立了以人权作为依据控诉气候变化责任者的可行性。在国际法律责任适用困难的情况下,人权可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损害赔偿申诉的依据。正文第五章为“对2012后气候变化国际法发展的展望”。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目前面对的困难很多,例如南北矛盾、主体庞大、利益多元、议题泛化等。要推进气候变化国际法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提炼出制度的关键议题,集中资源进行突破,例如资金和技术问题、碳汇问题、市场手段运用等。2012后国际法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一是从上往下(Top-down)继续进行气候变化普遍性国际法的制度建设,国际上很多组织和研究机构也已经提出了很多建议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是从下往上(Bottom-up)着重发展区域性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包括双边、多边和区域性合作。在当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入僵局的背景下,区域性国际法的发展却相当活跃,效果显著。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发展要两条腿同时走路,才能真正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的。正文最后一章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完善”。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在国际社会上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强国内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建设是必要而紧迫的工作。我国目前虽然没有专门的气候变化应对法,但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初具雏形,当前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工作思路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立法,修改和补充现行法律,包括能源类、产业经济类、环保类、资源类法律等。在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制进程中,立法机构和政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自主积极减排,这不仅是为了履行国际义务,也是为我们后代的环境利益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缺乏真正的临床实践技能,而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新的教育模式
<正>日本的高中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时,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学生情况以及学校所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设置。每所学校的教育活动都特
21世纪以来,法律方法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法律方法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然而,一方面,学界有关法律方法问题的探讨逐渐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造成了法律方法研究“实践
冠型盖密封垫片广泛用于盛装饮料和酒类的玻璃容器密封,其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密封介质的品质及其食用安全性。我国酒业和饮料业发展潜力很大,需要生产大量的冠型盖密
知识型员工离职率过高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本流失、经营成本加大等诸多问题,成为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有效管理其离职,需要了解其离职的原因与规律。虽然
目前高校管理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和干预还远远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现实,绝大部分高校还未形成一个对心理危机事件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和报送的网络与体系。构建高校心
网络意识形态舆情是网络空间内公众对于政治问题的倾向性态度。通过选取四个典型意识形态舆情事件为分析对象,选取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和新浪微博三个网络社区为主要数据源,对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类对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主动脉内膜增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国产2.0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范畴、契合现实性需要的实践范畴和彰显时代性特征的发展范畴的统一。工作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与理论研究不同步、政策
目的:探讨熊果酸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制。方法:KKAy小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非诺贝特组、熊果酸高剂量组和熊果酸低剂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