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纺织业是西夏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西夏文、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当前研究状况,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比,加以合理论证。对西夏纺织原料的生产和加工、纺织业的组织生产方式、纺织机具与印染水平、西夏文字中折射出的西夏纺织业水平等问题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西夏王朝在纺织技术上整体不如中原王朝,但纺织门类较中原王朝齐全。她有繁盛而先进的棉织业,广泛大宗的麻织业,历史悠久、产品多样的毛织业和方兴未艾,特色浓郁的丝织业。西夏王朝因地理原因早就习得棉花自种植至织造的一系列技术,并有优良的棉织品。毛织业是西夏传统优势纺织行业,西夏在毛织业自古占有领先地位。所用毛类种类多,所织制品质量好。麻织业在民间大规模应用,并同毛织业一样成为广大西夏人民的大宗服用材料。丝织业虽较晚接触,但西夏在接触到汉地丝织技术之后迅速发展起自己的丝织行业。虽然技术不似中原汉地精湛,但也建立了包括养蚕植桑至最终织造印染的丝织产业,并且注入了浓郁的自身特色。2.同宋朝一样,西夏王朝的纺织生产形式也分官营纺织和民营纺织。官营纺织业中,有独立的纺织管理机构和官营织造机构。但同宋朝不同的是,西夏王朝的国家纺织品“仓库”兼有纺织工场功能,这是宋朝所不具备的。类似于唐朝的“织造户”和宋朝的“机户”,西夏也有官雇民机包织的生产形式。由官营纺织工场雇佣民间纺织工匠进行毛织品织造,并规定具体的生产工艺与交货时间。西夏的官营纺织业主营丝织,作为贵族自用、军功赏赐与商业流通,大宗纺织,如麻织和毛织以民营纺织业为主力。党项族西夏朝是以游牧民族发展而来,较晚接触中原的先进文化,其社会组织结构简单落后,丝织工匠数量少,技术低。故主要以终身世袭的“匠户”形式存在,人身地位低下。同时,因此之故,西夏常掳掠宋人或者以苦役犯充纺织工场,这就使得工匠的社会地位更加低下。3.西夏王国虽地处边陲,但在纺织机具和印染水平上也有一定高度,并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就纺织机具的拥有种类来说,西夏王朝拥有宋朝所有的纺织机具种类。但就数量来说,西夏朝复杂的丝织机械保有量不如宋朝。但西夏人能够在汉族传统丝织方法上开发出新的技法。党项西夏人久营游牧生活方式,以毛织、麻织为主,故纺坠、腰机这些简单而便于携带的机械拥有量应较多。西夏朝有较发达的棉织业,所以立织机这样的棉织机械应多于宋朝。同时,西夏处在东西方交流的前沿,其纺织机具应杂有西域特色,如西域织造地毯所用的打纬木耙。西夏人的印染工艺也达到了一定水平水平。西夏地处西北边地,在染色区域上属于西域区,其染料种类与中原汉地有较大差别,但色谱齐全。西夏的印染工艺水平同宋朝类似,西夏人已掌握生染和熟染工艺,知晓两种染法对织物的损耗程度并已有意控制,有诸如扎经染色、织金、泥金、套色印花等。西夏人能够开发出自己的新型染色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织物。4.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深刻地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甚至在纺织行业上也可窥见一二。即是完全不了解西夏国的概况,仅从文字上看,也可得知西夏的纺织业以毛织品为主,而且大宗纺织品质量并不精美。丝织业对西夏国党项族来说为一新事物,故而采取完全的拿来主义思想创制丝织品文字。综上,西夏国虽然总体较中原王朝落后,但纺织业门类齐全,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有自身的优势产品并有自己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