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主导下文学的跨媒介传播研究(1988-1999)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中国文艺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文学影视改编,这一文化现象被学界自然而然地划归于戏剧影视文学的研究范畴,而较少地受到传播学研究者的关注、探讨,这折射出当下学界对文学影视改编的一种认识偏见,即忽视了文学影视改编作为一种跨媒介传播现象的特殊存在面向。在此意义上,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影视改编现象就构成传播学研究的一种特别对象,不止于此,透过对此时期文学跨媒介传播活动的考察、探索,还能够为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演进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窗口。90年代的特殊性决定这一时期的文学影视改编现象不能被孤立看待。1988年“王朔年”就已昭示文学改编影视从精英主义向大众文化转折的开端,初显90年代特征。作为90年代的延续,新千年也是观察其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将视野框定在1988-1999年间,但并不限于这个历史区间,此乃本研究所探讨之文学作品跨媒介传播的“90年代”。通过对90年代文学影视改编活动史的梳理发现,跨媒介改编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从“忠实原著”,到“形变神不变”,再到“形不变神变”和“形神皆变”。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从有规律的历时性转换,到不分主次的共时性关系,甚至出现影视反向转化成文学的“影视同期书”。与此同时,文学与影视的关系也随着社会思潮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变化,从影视为文学服务,到文学沦为影视的材料,再到文学成为影视营销牟利的手段等。这些看似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历史巨变,在90年代都有迹可循。文学影视改编之所以在90年代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彼时的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媒介环境转型。文学向影视的跨媒介转换,本质上是纸媒向电子媒的转换。影视缘何会在9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文学跨媒介传播当之无愧的首选?又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与80年代形成“断裂”,逐渐消磨掉文学原著的主体地位?这背后不仅关乎着技术的发展,更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媒介技术的更迭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而时代语境又反作用于媒介,进而影响文学跨媒介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促使90年代文学与影视的跨媒介传播从“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跨越。观史以明智,研究90年代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回到历史现场,做一种文献史的爬梳,更重要的是为当下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透过媒介化的视角,观察90年代以来的文学影视改编现象,文学与影视媒介的交互处处渗透着市场、资本与消费的力量。市场经济催生了“烂片”,而这些消费主义文化下产生的新形式又不断占据着受众的视野,吸引受众目光,改变受众审美品味,使得受众商品论得以运作。受众的审美趋向又直接影响到文学与影视的商业运营,最终形成了文艺片、优秀剧目在市场难以生存的现状。总而言之,社会的媒介化离不开技术平台的入侵,而技术平台又由资本操控。在此意义上,理想化的道路是创作者联起手来与资本博弈,坚决守住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创作底线,但由于现实道路异常复杂,所以具体实践还需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匈牙利著名作曲家乔治·利盖蒂的《莱切卡组曲》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组曲中有代表性的第三、四、八、十首为例,对其中具有特点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利盖蒂是一个极具个性且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音乐家,利盖蒂音乐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匈牙利时期、1956年到歌剧《伟大的死亡》创作时期、《伟大的死亡》之后。这部作品创作于利盖蒂音乐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即匈牙利时期。该组曲于1951年开始创作并于1953年完
学位
古筝这一古老又富有年代感的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的改变。与此同时,古筝的作曲技法与演奏技法也在得到不断的创新。河南筝派属于古筝九大流派中的一个分支,不仅有着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而且在古筝流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鼓子曲,又称南阳大调曲,大调曲子属于曲艺音乐中的牌子曲类,在河南筝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劈破玉》是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张长弓教授在战争年代冒着炮火亲
学位
草原歌曲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因歌曲围绕“草原”这个中心词汇被统称为草原歌曲。本文以草原歌曲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个人中期音乐会五首作品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对草原歌曲进行总的概述,包括草原歌曲的定义、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特点等;第二部分选取了五首个人中期音乐会作品,从每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曲式结构、以及这首歌曲最大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梳理,简单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了演唱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三部分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第五代通讯技术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发生改变,新的交往空间、交往方式不断出现。人们的社交不再依赖于双方的身体“在场”,身体“缺场”的社交成为人们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崛起,开启了短视频交友的新时代,以文字、图片式内容为主的QQ、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展遇冷,微信朋友圈也从全民热捧的社交平台到如今普遍性的使用倦怠,微信朋友圈正在逐步退出大学
学位
对p H计检定仪p H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数字万用表引入的不确定度是p H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增加数字万用表预热时间、减小温差电势是减少p H计检定仪p H测量不确定度有效途径。
期刊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一生之创作数量众多且种类庞杂,他的音乐清澈、透明,简洁且不失浑厚,具有清晰的主题和节奏,主调织体中时而会插入明了的复调段落。《弥赛亚》是亨德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清唱剧作品,也是世界上演出最多的一部清唱剧,自1742年首演以来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久演不衰。作品开篇的两首分曲是《安慰我的百姓》和《一切山谷都要填满》,这两首作品旨在表明弥赛亚的降临将
学位
报纸
音乐剧《心灵天空》以女大学生何苗苗在遭受家庭暴力、校园暴力之后而产生抑郁症为主题。该剧通过李惠子污蔑何苗苗偷项链、何父索要钱财、何苗苗表白失败的视频公之于众的故事情节为戏剧冲突,在一连串的打击下抑郁不断加深,最终在同学们幡然醒悟后的帮助下走出阴霾,是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原创音乐剧。通过阐述原创音乐剧《心灵天空》剧本创作源起和剧目创作构思,以此为基础对何苗苗角色塑造展开解析;通过分析声音造型、形体造型
学位
江苏扬州的“栽秧号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扬州民歌这片汪洋大海中,每一首栽秧号子都凝聚了扬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随处可闻的生活气息。扬州栽秧号子以其婉转悠扬的旋律、热烈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等特点,在众多民歌艺术中脱颖而出。本文以个人音乐会中的两首栽秧号子《一根丝线牵过河》和《拔根芦柴花》为例,结合自身的专业实践,从音乐分析与演唱分析两方面入手,通
学位
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淅川县,县境西北与陕西商南相连,西南与湖北郧县、丹江口、老河口毗邻,素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淅川县不仅是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其文化血脉中也流淌着秦风晋韵。其所孕育出的曲剧姓“淅”,是南阳曲剧的一支。淅川曲剧以南阳大调曲子为母体,吸收当地民歌小调以及山陕眉户戏、豫剧、越调等剧种发展而来。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笔者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