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80年代以来的辽宁小说创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是中国地理版图上的大省,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辽宁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文学的发展,对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辽宁文学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地域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带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表现为关东文化精神笼罩下的黑土地情怀。80年代以来辽宁文学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出现了邓刚、孙惠芬、谢友鄞这样优秀的地域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使辽宁文学成为一种个性张扬的地域文学。因此,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80年代以来的辽宁小说创作,力图深入探索辽宁的地理文化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着重介绍80年代以来辽宁小说创造出的文学景观及其作用,并试图解决辽宁小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理局限性,推动辽宁地域小说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本论文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辽宁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现状、文化地理学的界定和研究方法以及辽宁地域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文章正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辽宁地域内的历史地理因素及文学发展概况,指出辽宁地区主要由以辽西山地为代表的冀热文化辐射区、以辽北平原为代表的松辽文化区和以辽南、辽东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山东移民文化区三大文化区域组成,并简要概括其各自特点。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辽宁的地理文化对辽宁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来说,气候等地理大环境是形塑作家审美气质的首要因素;关东文化精神笼罩下的辽宁小说创作承袭了关东文化的内涵,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稳定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的文化构成催生了多元而统一的小说样式。论文第三部分对80年代以来辽宁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通过“迷人的海”“厚重的黑土地”“生死较量的大草原”等自然景观和“大厂”“九一八”等人文景观的描述,阐释辽宁文学景观所孕育的内在精神价值。第四章是辽宁小说创作的文化扩散研究。文本场域的趋同性与互文性、本土作家的区域隔阂、话语权力的导向作用以及大众传媒的推动力量无一不对辽宁文学的文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最后一部分对辽宁文学发展提出反思,指出辽宁文学发展的地域局限性以及推动其发展的意义之所在。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文选是国内高校历史(教育)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几代专家学者发凡起例、推成出新,已取得面世教材约70余种之显著成效。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
<正> 我国语文教材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现有历史记载看,至迟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宽泛意义上的语文教材。最早的《史籀篇》虽然全文佚失,但其名称却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文物
<正>近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众多企业凭借自身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的优势,纷纷踏出国门,实行"走出去"战略。目前,国内企业的"走出去"行动总体上是有成效的,
劳动法制包括劳动立法与劳动法贯彻实施,以及劳动司法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劳动法》颁布的意义和《劳动法》贯彻实施取得的巨大成绩入手,进而探讨了《劳动法》本身存在的缺
采用1998—2011年间中国30个省份数据,研究分析中国人力创新要素、资本创新要素、产业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与中国30个省区创新要素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创新要素
公众网络参与对我国民主建设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包括:侵蚀公民理性思维从而损害了民主制度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削弱人们关于某些基本问题的共识从而损害了民主制度的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区域经济趋于集中化,国家间竞争的现象日益普遍,产业竞争力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或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实现了招聘与网络的结合,带来了一场全新的人才招聘方式的革命,网络招聘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与西药比较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8)、CNK(I1979~2008)、VIP(1989~2008)、万方数字化期刊群(1998~2008)、PubMe(d1966~2008)
研究了品牌粉丝营销的方式及建立和管理粉丝的策略,以便帮助服装品牌更好地维护、俘获忠实的粉丝,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