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对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农户忽视对耕地质量的保护,耕地利用粗放化,进而导致耕了地质量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户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主体,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将对耕地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如何促使农户加大对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投资,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收入效应和劳动力效应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农户非农就业、非农收入及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一般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农户非农就业行为对其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其次,本文以江西东北部丘陵地区三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农户非农就业、非农收入及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实证模型,利用Poisson、Tobit、Probit等计量方法,对影响上述三种农户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关于农户非农就业 农户的劳动力数量对其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户主非农就业经验、劳动力平均年龄和平均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当地非农就要和外出非农就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户主有非农就业经验的农户往往倾向于当地非农就业,而不愿意从事外出非农;农户的外出非农就业行为受劳动力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当地非农决策则不显著。另外,农户外出非农人数和其劳动力平均年龄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农户外出非农人数会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先增加而后再减少。 (2)关于农户非农收入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者职业和非农就业地点等因素对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比非农就业人数的影响更加显著。与以往学者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参与非农的劳动力数量对当地非农就业收入和外出汇款都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另外,农户的非农收入,特别是外出汇款,受到农户非农经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这类与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素质密切相关的因素影响较大,而与农户家庭中老人、孩子、承包地数量等特征因素关系不大。 (3)关于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 总体来看,在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中外出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和劳动力损失效应比当地非农就业的表现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外出非农的劳动力数量对农户的农家肥施用行为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其汇款则会对秸秆还田行为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户主的非农就业经验与农家肥的施用呈负相关系,表明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改善效应会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主要有: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扶持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力度,以促进地方经济对本地及回流劳动力的吸收;注意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给予更多关注;劳动力输出地不能盲目追求输出数量,应注重对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养,输入地应努力改善非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一方面应做好养殖场和农户的信息引导,建立高效的农家肥供给机制;另一方面应加强秸秆还田的机械费用补贴,支持和鼓励农户多采用劳动力节约的耕地保护性投资方式。